第九十四章 東山再起的劉邦
章節報錯
於是乎,那位在沛縣之戰中全軍覆沒,只能倉皇而逃的劉邦在逃到三川郡的時候,一下子變的炙手可熱起來。
各國的使者反覆聯絡他,給他送來各種金銀財寶,助他招兵買馬,一時之間劉邦又聚集了數萬人,並攻下了三川郡的郡治雒陽縣中的三川城,再次舉起沛公的大旗。
而劉邦陣營的輪迴者們,這時候也在往三川郡趕來,他們還是要來投靠劉邦。
是的,在經歷了上次的潰敗以後,二十萬輪迴者被俘,他們就想不通,項羽那麼強,而劉邦的表現簡直相當差勁,他是怎麼能打敗項羽,一統天下的呢?
而選了劉邦陣營的也有不少的大夏國人,現在大家都是一條繩子上的螞蚱,也什麼不能說的了。在他們的講述下,很快眾人便知道了那個關鍵人物韓信,在楚漢爭霸中,劉邦面對項羽一直是頹勢,是後方的支援,以及項羽後方被彭越和英布攪和得不得安寧,他才一次又一次死裡逃生。
如果按照這樣的發展,劉邦遲早還是會輸,但是韓信的出現打破了僵局,他一舉擠破黃河以北的勢力,然後攜大勝之軍南下,才有了項羽的亥下之戰,最終自刎於烏江。
但是問題是韓信現在跟著項羽了啊,那劉邦不是輸定了?一想到這個,眾人就意興闌珊了。
直到有一個人提出,“劉邦打項羽雖然沒贏過,但是劉邦打秦國沒輸過呀,咸陽還是劉邦打下來的呢,咱們完全可以先跟著劉邦打秦國,賺積分,等秦國覆滅了以後咱們就跑,不就好了嗎?”好傢伙,這話要是讓劉邦知道了,能氣死,好處拿了,有危險了就跑,聽聽這說的是人話嗎?
“萬一劉邦還是想打項羽怎麼辦?他想報仇,而不是去打秦國。”有人問道。
“那咱們就跑唄,還能怎麼辦。劉邦又不能逼著你去打仗,要是他真的想打項羽不打秦國,咱們就跑路。”有人回答道。
眾人思索了一番,紛紛點頭,很有道理,就又都去繼續投靠劉邦去了。
他們這些棄劉邦而去的人,現在又回去找他,劉邦還能要他們嗎?劉邦還真要!
這就是劉邦陣營裡面沒有帥才的弊端了,韓信和蒙恬只一戰就看出來了輪迴者的不同之處,他們是絕對不接受這種士兵的,但是劉邦他根本就看不出來啊,他自己當時也被嚇懵了,落荒而逃,有什麼資格說別人呢?
所以他也是欣然接受,這也使得他麾下的軍力,極速膨脹,一下子達到了三十萬。
而且在此期間,還有一個重要人物,帶著軍隊來投靠劉邦的,那就是英布。
英布當初想投靠項羽,被拒絕,那是又羞又怒,他本身就是一個極為自負的人,項羽既然看不起他,他怎麼還會去用熱臉貼他的冷屁股。他決定去投靠項羽的對手,他要幫他的對手打敗他,讓他為今天的舉動後悔。
於是在他得知劉邦大敗以後,反而很高興,就決定要去投靠劉邦了。他在看來,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更何況,他覺得如果他幫這麼大敗的劉邦贏了項羽,那才顯得他有本事!他對自己有這個信心!
有了英布的加入,劉邦雄心大做,他又打算搞事情了。
擁兵三十萬的劉邦,感覺自己又回到了人生的巔峰,這短短的一個多月,他從巔峰到谷底,現在又攀爬到了更高的巔峰,盡力了人生的大起大落以後,他感覺自己成長了,哪怕他現在已經五十多了。
在三川城的他,感覺自己又回到了沛縣一樣,不,這裡比沛縣還要大,還要奢華,這床都比沛縣的床要軟,還有女人,這裡的女人比沛縣的要好看無數倍,每天早上不到日上三竿,他根本就不想起床。但是,手下彙報來的一個訊息,讓他不得不起床了。
劉邦坐在三川城府衙的大堂之上,兩側跪坐著跟著他的文武。
左側第一人是蕭何,下首是曹參,曹參之後是一個六十多歲的老頭,名叫酈食其,酈食其有個弟弟名叫酈商,項羽起兵之時,他也聚數千人響應。
在劉邦路過碭郡高陽的時候,酈商率其部下約四千多人想要攔截劉邦的敗軍,是想佔點便宜呢還是想把劉邦的人頭獻給項羽,這個就不得而知了,但是沒想到他卻沒那個本事。
單挑被樊噲打敗以後投降了,這軍隊也成了劉邦能打下三川城的重要力量,而酈食其也加入了劉邦的隊伍。
酈食其之後是曹無傷,對,就是那個和項羽告密才有了鴻門宴的曹無傷。作為一位從沛縣開始就跟著劉邦的老人,現在居然被安排在一個半路投靠的人之後,也難怪他心裡不平衡了。
而曹無傷之後,是渡邊存勝,不得不說這個太陽國的輪迴者,給劉邦貢獻了那麼多的美女還是有點用處的,這麼重要的會議,都還叫上他。
右側第一人是樊噲,其後是英布,這傢伙投奔了劉邦以後居然做了武將的第二人,不過也還好樊噲還能壓制他,不讓他都想和劉邦平起平坐了。
英布之後是夏侯嬰,夏侯嬰是沛人,開始在沛府的馬房裡掌管養馬駕車。每當他駕車送完使者或客人返回的時候,經過沛縣泗水亭,都要找劉邦去聊天,而且一聊就是大半天。後來,夏侯嬰擔任了試用的縣吏,與劉邦更加親密無間。
有一次,劉邦因為開玩笑而誤傷了夏侯嬰,被別人告發到官府。當時劉邦身為亭長,傷了人要從嚴判刑?(劉邦)申訴本來沒有傷害夏侯嬰,夏侯嬰證明自己沒有被傷害。
後來證詞又被推翻,夏侯嬰因受劉邦的牽連被關押了一年多、受鞭笞刑數百下,終歸使得劉邦免於刑罰。劉邦在沛縣起事的時候,他也是響應者之一。
夏侯嬰之後是周勃,周勃的祖先是卷縣人,後來遷到的沛縣。周勃靠編織養蠶的器具維持生活,還常在人家辦喪時事吹簫奏輓歌,後來又成為能拉硬弓的預備兵,也是在劉邦起事的時候跟著他的,深受劉邦的器重。周勃之後就是酈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