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表哥(第1/2頁)
章節報錯
宋都。
商丘的紡織品店,今日的店面門可羅雀,經營此店的老闆憂心忡忡。
在他的背後,是琳琅滿目的紡織品,有錦、絹、綢、紗、羅、紈、綺、縞之屬,種類繁多,制樣精巧。宋國人是殷商後代,宋國的紡織技術也輝煌燦爛,商丘的紡織能手不僅能織細密平紋,而且能織斜紋,能提花;不僅能織單色和複色菱紋,還能繡花。
雖然宋人尚白,喜歡穿白色衣服,使用白色的布料,但是外國商人也常常出現在這家紡織品店,店家採買的紡織材料不僅有嫻熟的織造技巧,其練染技術也是爐火純青的,“練絲”和“練帛”是他們家的拳頭產品。
老闆旗下合作的染工,代代手藝相傳,染布的方法十分考究,為了染成各式各樣的色澤,有一染、再染甚至六、七染的,相比於黃河上游的軍事強國,秦和晉,宋國的產品那是巧奪天工,其所不能及的。
早在石器時代,中國人就掌握了養蠶和紡織技術。山西夏縣的仰韶文化遺址裡出土的繭殼就足以佐證,到了新石器時代,長江流域的浙江吳興遺址中就出土了絹片、絲帶、絲線。
青銅時代的殷人在此基礎上,發明了銅針、銅鑽和陶製紡錘,這家店的老闆不知道,後世殷墟出土的這些文物還一度震驚了世界。
商人的繅絲、紡織、縫紉技術在當時的全球獨樹一幟。有一種說法,紂王的叔父,太師,大貴族箕子和岐山以西的小邦周結下了姻親,周室因而承襲了商人的刺繡等技術。
紡織的收入漸漸成為了周室的重要財政來源,他們的貴族穿起了錦、國人穿起了“褐”,一種綿羊毛的粗製品,野人光著就好了。周人興起,商人沒落,武王伐紂後,箕子帶著一部分殷商的族人向北、向東去謀發展,在朝鮮半島定居下來。
朝鮮當地的土著因此告別了茹毛飲血的時代,田蠶織作,禮儀教化,從原始的生活方式,大踏步進入了青銅時代。
可嘆的是1959年,***親自下令摧毀了早有數千年曆史的箕子陵,美其名曰:箕子朝鮮是中國為了侵略朝鮮杜撰出來的虛構故事,並虛構了一個名為檀君的神話人物來完成朝鮮起源的去中國化。可憐了箕子的一生經營……
“店家,可還有錦緞?”
一個熟悉的面孔跨過了門檻,店面的老闆連忙上去相迎。
“客人好久不見,小店新進了美錦、文錦、重錦和純錦,質地柔軟如白羽,光滑如冰鏡,緻密如掌中之紋,不論是孝敬長輩還是饋贈親朋,都是上上之選。”
老闆捧來樣品,客人一一撫過,上下細看,稱讚道:“這一批貨色都是上品,開個價吧。”
老闆說了一個數字,客人一邊掏鏟幣,一邊隨口問道:“今日你家店裡怎麼如此冷清啊?”
老闆嘴角後拉,頭上凝成一個橫著的川字,苦笑道:“何止今日,以後都不好過咯。”
“哦?”客人來了八卦之心,彼之清苦,我之談資,人與人的之間的喜怒是不相通的:“發生什麼事情了,快快說來。”
“你沒聽說麼?‘表哥’被少宰公孫孔叔逮捕了。”
“‘表哥’?你是說住在西門華府裡的那個府人嗎?”
“可不是嘛?‘表哥’氏華,雙名達才,家財萬貫,乃是本店日常的大主顧,今日表哥蒙難,半數的貨品都沒了銷路,可真真愁死人了。”
……
商人眼裡的財神爺,華達才,此刻正被兩個大漢按在宋公杵臼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