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獻曝(第2/2頁)
章節報錯
野人道:“我叫家康,沒姓沒氏。”
公子卬:“平日裡你不來市集買東西的嗎?”
家康羞赧道:“從來沒有。一年務農,都攢不下幾粒米,哪裡有錢在城邑的集市上採買。”
公子卬又問農田的畝產。
家康道:“咱們不都是‘野九一而助’的慣例嘛。井田共900畝,八家各分私田一百畝(約今32畝),中間百畝為公田,集體耕種,產出歸公作賦。
年成好的時候,每家產出32石(約合960公斤),刨去種子七石,一年產出25石。
家裡有五張嘴,有老有小,配上野菜,一年嚼下來,也沒有多少餘糧了。”
公子卬算算,家康每人每年的糧食也才一百五十公斤,一天一斤小米都吃不上,甚至連他給戰俘營伙食標準的一半都不如,不禁感到黯然。
在水利、農藥、化肥和雜交水稻普及的現代,三農問題依然是老大貧困難題,公子卬沒想到落到春秋時代,居然就是餓死邊緣的掙扎了。
家康沒有察覺到公子卬神情的落寞和悲憫,兀自說道:“這還是年成好的時候,若是災年,恐怕二十石都收不到了。到時候就要抓點老鼠當野味,開春了可以捕些‘傻半斤’。”
“傻半斤?”
“對,傻半斤就是一種呆呆的鳥。”家康也描述不來,撅起嘴,用手腳拙劣地模仿著這種動物地姿態。
“還有就是給貴人揉茅、絞繩、鑿冰,要是貴人開心了,就會賞賜些吃食。”家康樂呵呵地回憶著。
“這也太少了吧?”蕩虺第一次聽農人描述他們的年成:“我們給長狄吃的會不會太多了?”
田單今天也在場,幫腔道:“是啊,長狄現在一個個在營裡活得很滋潤,又沒活給他們幹,一個個看得過路的野人羨慕的緊。”
“今年你的田沒有被長狄糟蹋嘛?下一年的糧食夠吃嘛?”公子卬關切地問道。
家康恍然道:“田裡苗子都毀了,不過來年可以再種。至於餘糧,我還真沒算過。太傅容我算算。”家康掰著指頭,算了算:“太傅今日賞賜了我們每戶五石糧食……”
算了半天,家康道:“丫,吃到臘月就沒糧了。”
國人起鬨道:“兀那傻子,你怎麼算的,不及秋後你就沒糧了!”
家康不信,又埋頭算。
“丫,要斷糧了,如之奈何?”他沮著臉,如喪考妣。
聽到這裡,秀吉鼓起勇氣,朝著公子卬砰砰磕著頭,口中不能言,額頭滲著血。
公子卬忙不迭上去攙扶,再磕就要磕壞了。
國人中有人不忍,道:“太傅,開倉賑濟吧?要是今年餓殍遍佈郊隧,來年的地,就沒人耕種了,屆時糧價飆升,國人也活不下去了。”
“坦率地講,賑災也賑濟不了一整年。”公子卬露了個底:“諸位有什麼好的對策共渡糧荒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