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得好!”魚衍擊節讚歎,相比於公子卬的說辭,他現在轉而篤信鱗矔的推論,怎麼看後者於情於理都毫無破綻。

公子卬心中叫苦不迭。

“沒想到在晉國問題上畫蛇添足,導致現在說真話都沒人信了。”真的是春秋版狼來了的故事,公子卬只能把苦果往自己肚子裡吞。

“完蛋了。”公子卬現在萬念俱灰,“鴻門宴自古以來,也只有劉邦這種不世出的豪傑才玩得轉的啊。”

公子盻搖搖頭:“鱗大夫想要擁立我,我覺得我還是不要先答應下來的好。現在公子與鱗大夫各執一詞,都是憑空推測,雖然鱗大夫的推論聽上去邏輯更加縝密,但是世界上有多少邏輯上說不通,但是偏偏又切切實實發生?這樣的事情還少嗎?

當初姜太公在渭水釣魚,卻對千里之遙的朝歌發生的事情,如數家珍,難道當時的行人會給河邊的一個普通老頭作報告嗎?何況太公姓姜,在姬姓人中屬於蠻子一類。

當初你們的祖先,我過世的哥哥公子目夷賢明遠播,諸位朝臣都願意擁戴他做宋公,甚至就連國君都屬意傳位於他,公子目夷反倒要把君位推讓給自己的弟弟,是所謂宋襄公。

這些事情或是親身經歷,或是人所共知的,我們總不可能否認嗎?

或許公子卬也有別的渠道獲取晉國的訊息,面對他人的擁立有別的看法,其中詳實,恐怕不願意吐露給我們。

天下出乎意料之外的事情數不勝數,如果你們一定要擁立我為君,請先核實一件事情,那就是派出人手偵查一番,混成商旅探看都城的虛實。”

“不可,探馬來回需要一天,我們風餐露宿,糧食可堅持不了這麼多。”鱗矔反對道,出征本來就沒帶多少糧食,全靠宋公的輜重隊一天天運輸,現在宋公都掛了,糧草斷絕。

“那就派心細如髮的人去北邊戴族,中軍營地,看看有沒有什麼蛛絲馬跡。武軍和中軍天矇矇亮就交上手,肯定來不及收拾昨天的殘局吧?”公子盻又道。

“何必這麼麻煩,只要派人把公子卬帶來的空匣子…”

話音未落,一個武士跌跌撞撞來報:“司寇大夫不好了,南面有大軍開到。”

三桓驚懼,問:“快說,來的都是哪些人?”

“看旗號,有老、樂、華、皇甫。為首的將旗上打著公子杵臼的名號。”武士答道。

三桓再問:“人數有多少。”

“戰車直馳,掀起黃塵滾滾,雖然沒時間仔細計數,恐怕兵馬不少。”武士再次答道。

公子卬面上狂喜,但是心裡也暗暗納悶,戴族怎麼這麼快就收攏潰卒,甚至尤有餘力開赴馳援。

“莫非我果然小覷了天下人。”公子卬反省自己得勝宋公之後,膨脹得太厲害了。

公子盻臉上露出哀色:“公子卬果真所言不虛,戴族既然肯來救他,肯定和他是一個陣營的,鱗大夫你猜得不對啊。”

“為了不禍及家族,盻先行一步謝罪了。”說完公子盻就要拔出周刀自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