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壽拱了拱手,道:“自古建大事,立大業,宜先盟誓,感召人心、天心。故而周禮有司盟之仕官,尚書有告誓之文采。二位公子既然受命於太子江,行文揮墨之功,自是責無旁貸。”

杵臼提起筆,猶豫了一會,沒有底氣,訕訕笑道:“可有竹簡,容我先下底稿?”

公子蕩從其意,杵臼憋了半天,搜腸刮肚,寥寥寫了幾列,大夥湊上去看看,腦袋搖得像撥浪鼓。

“這怎麼能行?”公子蕩拉長了口音,嫌棄道:“這封盟書,是要給其他公族看的,若是寫得佶屈聱牙,其他氏族多半會覺得太子門下無人,士氣大洩,勝心也會有所動搖。”

杵臼臉頰緋紅,泛若桃花,羞赧道:“異日,還是請太子捉筆吧。”

杵臼記得小時候讀書,自己心思多放在圍棋上,公子卬成天在校場舞刀弄槍,唯有大哥公子江專心致志,通讀詩書。學到用時,方恨少。

看著堂侄沒出息的樣子,公孫壽喚來下人,正要撤去文具。

“慢!”公子卬接過筆,飽蘸濃墨,抬肘揮毫:

“偽君御者,心如虺蜴,性比豺狼,本成公之弟,德行衰竭,功績寒微。成公憫之,賜以食祿,封之長丘,拜少司馬。然其罔顧君恩,反操異志,鴆兄害侄,悖行篡逆。人神共嫉,天地不容。

及竊取國柄,倒行逆施,近狎信佞,罷黜忠良。兵發農時,夏取秋賦,使國內幼哺飢寒,白鬢鋃鐺。其殘民以逞若是,兇兇未伏厥誅。

所賴天不絕殷祀,宋不失國祚。太子江德行純厚,公室翼戴,信感陰陽,孝聞天地,廣誠約誓。救危恤患,討惡翦暴,忠臣之所志;爰舉義旗,還報父仇,孝子之所為。

司城蕩氏,微子苗裔。奉襄公之成業,荷成公之厚恩。乃約與戮力,同討國賊。

故立盟加書,昭告神明。有渝此盟,創禍先亂,違貳不協,慆慢天命,明神上帝是討是督,山川百神是糾是殛,俾墜其師,泯滅其家。於爾大神,其明鑑之!”

公子卬一氣書就,狼毫擱置於側。他可是經歷了後世高考語文的歷練的,生在某高考大省,省內211就一所,讀書立業如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好死不死,該省語文必出兩道文言文,一篇課內,一篇課外。

課內的文言文再難,多啃啃書本也有所準備;課外的那篇,就讓千萬學子罵娘了。

公子卬回憶起,當年語文老師逼著他們班,從《史記》到《資治通鑑》,從《左傳》到《古文觀止》,一篇一篇地刷題。

不過他怎麼也沒想到,題山題海在高考之後居然還有用處。

“感謝駱賓王,感謝陳壽。”公子卬默默心道,今天抄了兩位大神不少章句,不好意思作了一回文抄公。

“妙啊!洋洋灑灑,措辭激昂。不想公室麒麟兒盡然就在我身邊。”公子蕩拍案叫絕,嘖嘖稱讚,公孫壽更是抱著玉帛,來回品鑑。

“心如虺蜴,性比豺狼。嘖嘖嘖。”公孫壽料定這篇雄文一定會大火,這年頭《絕秦書》還沒出品,除了詩經以外,少有文學著作。

“請副之。”公孫壽喊來僕役。所謂盟書,勉強算是合同的古代形式,公孫壽要求一式兩份也在情理之中。

公子卬再書寫了一份,心裡暗暗竊喜。

公孫壽笑盈盈地讓僕役呈上新鮮的獸血,公子蕩神情一變,鄭重肅穆地把血塗抹在乾涸的嘴唇上:“蕩氏若有渝此盟,創禍先亂,泯滅家室,天地共鑑!”

這就是所謂的歃血為盟。宋人迷信,一旦歃血立誓,竭誠踐行。

不過凡事有例外。歷史上,宋國前後共違背誓言兩次,一次背盟擊鄭,一次背楚侍晉。

眼下太子不在盟誓現場,自然是由杵臼和公子卬代為歃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