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2章 一個人活,兩個人的人生。(第2/3頁)
章節報錯
傑夫·雷切爾現在所擁有的的一切,可以說都是從曾經的死黨摯友,也是哈佛同學阿曼達手裡搶來的。
阿曼達跟傑夫·雷切爾從高中就是同校同學。
雷切爾出身貧窮的底層家庭,住的是紐約的布魯克林貧民窟,上學時期,因為雷切爾貧窮的家境,在學校一直是其他學生排擠和譏諷,甚至霸凌的物件。
有一次,雷切爾又一次被幾個男同學堵在廁所裡,拳打腳踢。
正好被來上廁所的阿曼達遇上了,阿曼達是一個為人很正直的青年,他幫著雷切爾把那群欺負他的男學生趕跑了。
兩人自此就成為了朋友,後來每次再遇到被人欺負時,阿曼達都會挺身而出,慢慢的兩人的關係越來越好,知道雷切爾有阿曼達這個學校的明星學員護著,學校裡也就沒有人再找雷切爾麻煩了。
後來雷切爾在阿曼達的幫助下,一起申請到了哈佛,攻讀經濟學專業,攻讀經濟學碩士,博士。
十多年的友誼,兩人的關係,用華國的話說,好的同穿一條褲子的程度。
在哈佛也是眾人津津樂道,口耳相傳的佳話。
兩人不少好友都調侃他們的鐵哥們關係:除了不共用一個女朋友,一切都可以共用。
可惜,正如墨菲定律魔咒,如果某件事有變壞的可能,不管這種可能性多麼小,它就一定會變壞。
阿曼達和雷切爾這對鐵哥們的關係,最終也是因為一個女人的出現而破裂。
這個女人就是阿曼達的未婚妻,一位來自法國,有著法國女人特有的美麗優雅氣質的女神——伊莎貝爾。
哈佛學生這樣評價這位來自塞納河畔的女神:
這個被上帝寵愛著的天使,如同那一幅靜坐在盧浮宮永遠帶著微笑的油畫,或許人們只能在近處仔細端詳,才能採擷她那非常獨特的、樸素的性感,才能在一些細節之處體會到她那閃爍奪目的美麗。
阿曼達深愛著這位有著獨特迷人魅力的法國女友。
男人總是熱衷於將自己獨有的迷人的女友介紹給身邊的雄性,享受那種被同類羨慕嫉妒的目光。
阿曼達也不能免俗,他做出了一生中最後悔也最錯誤額決定,就是把深愛的女人介紹給了鐵桿哥們認識。
如果可能的話,全世界的男人都會為法國女人所傾倒。
這句話曾經一度成為歐洲上流社會所推崇的流行風尚。
所以,自小就出身貧寒,經歷坎坷,內心自卑的雷切爾更是對集清純性感於一身的伊莎貝爾一見鍾情。
強烈的愛情的渴望激起了他內心塵封的陰暗面。
雷切爾找到了一個一直暗戀阿曼達的女人,跟她達成了合作。
在雷切爾的推波助瀾下,伊莎貝爾親眼看見了阿曼達跟那個女人睡在一起的畫面。
伊莎貝爾遭遇到未婚夫的背叛,一時間心如刀絞,萬念俱灰。
而對伊莎貝爾垂涎已久額雷切爾此時正好扮演了一個體貼知心的好男人形象,一直默默陪伴著傷心欲絕的伊莎貝爾。
最終,雷切爾成功拆散了這對恩愛的未婚夫妻,自己上位,取代了阿曼達的地位。
昔日鐵桿好友徹底決裂。
阿曼達因為遭受失去摯愛和好友的背叛,雙重打擊之下,一度染上了酗酒的習慣。
這也導致了阿曼達在約翰·貝茨·克拉克獎評選上表現不佳,敗給了春風得意的昔日好友,今日情敵雷切爾。
事業愛情雙豐收的雷切爾,沉浸在名利場中飄飄然,一時間美女環繞,流連花叢,過上了前三十年夢寐以求的燈紅酒綠的生活。
內心自卑壓抑的男人總是會對輕易得到的東西輕視鄙夷,女人也一樣。
伊莎貝爾短短時間經歷了兩個男人的背叛,再加上她發現懷了雷切爾的孩子。
雷切爾甚至對她和孩子不聞不問,棄如敝履,雙重打擊之下,雷切爾直接舉槍自殺了。
而這一幕正好被收到訊息,趕來的阿曼達見到,可是他還是晚了一步,眼睜睜的見到最愛的女人死在自己的年前。
雷切爾更是以謀殺女友的罪名向警方揭發了阿曼達。
痛心棘手的阿曼達,對於伊莎貝爾的自殺,萬分自責,要不是自己誤交損友,伊莎貝爾也不會落入雷切爾這個小人的手裡。
最後,帶著無盡的絕望舉槍自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