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 撬臺子(第1/3頁)
章節報錯
有個鏟地皮的年紀不小,看上去有些本事。開啟字畫仔仔細細看了內容和印戳還有作者,卻愣是叫不出作者名字。
文房四寶認不得新舊,字畫認不得作者名字,其價值自然估算不了。
不過鏟地皮的也不是省油的燈。
遇見這種情況,往往都會使用屢試不爽的一招。
一槍打!
用最便宜的價格將所有東西全部打包。
東西拿回去找熟人掌眼,只要有一個物件是老貨,那就有賺。要是有兩件,就是大賺。
在賺錢的同時,也跟著人學了本事淘換到了經驗,一舉數得。
要是一件都沒有的話,那就白瞎認栽只當交了學費。
鏟地皮的人幾乎都是半瓶水,略懂的一點的也就那麼幾個東西。
他們不懂,賣主自然更不會懂。
古往今來鏟地皮的和二道販子們,都是靠著這一手一槍打發財的。
“大姐。所有的東西我全部打包。你給我打個折。”
“就三百塊。”
老女人雖然是錦城人,但很早就嫁到外省。家裡沒人以後房子空著也就清明過年時候回來住幾天。
老區拆遷老女人早早的就簽了協議拿到了補償款。
這次回來,就是處理掉家裡這些東西。
三百塊對於老女人來說似乎有些嫌少,鏟地皮的咬著牙加到六百塊老女人還是嫌少,心頭沒底的鏟地皮為了不擔風險不肯再加。
老女人猶豫過後擺擺手:“那就算了。這些都是我父親的遺物。我留著做做個念想。”
鏟地皮的沒轍悻悻走了人,其他收貨人因為不懂更不敢胡亂收購繼續奔赴下一站。
就在老女人要收了東西關門之際,金鐸推著腳踏車無聲靠上前:“我出九百。”
聽到這話,正要走的幾個販子紛紛回頭。
老女人嗯了聲,望向金鐸:“九百?”
“你認識這些東西?”
金鐸點頭。
頓時間,幾個販子和鏟地皮的面色輕變,互相看了看交換顏色漠然點頭。
“大媽您姓程。”
“你怎麼知道?”
“你父親寫的字很好。”
老女人又是一愣:“你認識我父親?”
金鐸指著地上的硯臺說道:“上面刻得有。程立冠。應該就是你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