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上地面的器物赫然是一隻小玉碗。

小玉碗的顏色同樣是黃中帶白土沁不少。而且在玉碗底部同樣刻著乾隆御製四個楷書款識。

就算是普通人看到這個小玉碗也知道它跟那玉觀音是一家人。

地面上老工人還沒來得及去接碗,當下就有一個人眼疾手快將玉碗搶在手裡大聲叫道:“我要了。”

旁邊群眾眼睛都紅了。

奧運國寶的待遇和殊榮對於任何一個神州百姓來說,都是最致命的誘惑。

當下就有人大吼起來:“我買!我出三千!”

另外一人不甘示弱:“我出五千!”

“我出一萬!”

最後一個包工頭大叫:“老子出兩萬!”

“老子帶得有現金!”

財大氣粗的包工頭如願將玉碗拿下,笑得合不攏嘴。

眼看包工頭就要東施效顰快速閃人之際,深坑裡的老工人又遞上兩件東西。

這兩件東西出來,所有人眼睛都綠了!

一件是同樣帶著乾隆御製款識的高腳玉杯,一件赫然是一塊笏板。

所謂的笏板就是朝板。古代大臣們上朝時必不可少的器物。

笏板可以算是神州使用時間最長的一件辦公用品。盛於唐宋,亡於滿清。

最久遠可追溯春秋之前!

在商朝,笏板也叫圭!

由於笏板這玩意只有到了一定品級的大臣才能有資格使用,所以逼格很高,材料精貴得一逼。

大部分笏板都是象牙,少部分採用名貴木頭,低等級大臣則用竹板。

諸侯三公異姓王們則用玉板!

毫無疑問,這塊帶著乾隆御製的玉板引發了現場無數群眾們的瘋搶,就差沒打起來。

最後還是那個財大氣粗的包工頭以五萬塊的天價將笏板收入囊中。這也榨乾了包工頭隨身攜帶的工人工資。

剩下那個玉杯則被幾個爛尾樓業主以一萬塊的價格聯手拿下。

兩件乾隆珍寶到手,幾個買主嘴都笑得合不攏,生怕老工人們後悔立刻閃人。

沒買著的群眾則氣得不輕又無可奈何,憤恨離去。

很快,三個留守爛尾樓老工人收了工快速撤離走進爛尾樓走。

金鐸親眼目睹這一切,鼻子裡輕哼出聲。

就在這時候,一個人突然串到金鐸跟前,神秘兮兮的問道:“兄弟。你買不買這個玉觀音?”

金鐸不說話,徑直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