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拓展歐洲市場(第1/3頁)
章節報錯
雖然毛熊國已經解體了,分裂成為了十五個加盟國。
但是,毛熊國這些年來積累下來的工業底子卻不是一般的雄厚,在整個90年代,就是一個寡頭形成的年代,在這個時候,絕對是一個崽賣爺田心不疼的年代。
只要能有一口吃的,那他們就什麼都敢往外賣。
而且,這些個大大小小的寡頭們,怎麼可能不想過上太上皇的奢靡生活?
從前還得偷偷摸摸的藏著做,如今卻是可以光明正大的去享受了。
王朝陽從來都不擔心這些汽車會賣不出去,反正之前毛熊國用的大部分車,就都是二手車,還都是歐洲島國等地捯飭過來的破車,自己的這些可比那些破車強多了。
而且就算是真的賣不掉了,那也可以按照老樣子,用資源來置換嘛!
現在的毛熊國不是不想做生意,只是受限於那少的可憐的外匯儲備,再其次的一件事就是,歐洲那些國家除了資源之外,完全就不需要毛熊國的商品。
至於以物易物?
雙方隔著實在太遠了,島國倒是很想和毛熊國換點東西回來,但是奈何中間隔了一條寬寬的大海。
……
朝陽集團製造出來的汽車,在質量和外觀上是絕對沒有問題的。
毛熊國雖然倒塌了,但畢竟人口基數還是有的,消化掉這幾百萬輛汽車還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更何況朝陽集團如今做的是“復刻版”汽車,而且還在原版的基礎上增加了一些細節上的改造,自然是深受著毛熊國百姓的喜愛。
而且在毛熊國的這群狗大戶們,絕對不會只買上一輛汽車的,大部分都是會為了嘚瑟,把每一個款式,每一種型別的汽車都買上兩輛。
一輛開著玩,一輛在家擺著看,你有多少我就買多少,只要貴的,不要對的。
在王朝陽的廣告攻勢之下,王震也是不得不開始做起了員工培訓。
一部分的華夏工人需要懂得俄語,還有一部分的毛熊國人需要懂得漢語。
隨後,朝陽集團又在毛熊國開了一家新的公司,專門做的就是兩國的培訓業務。
萬事不要急,路要一步一步走。
心急,是吃不了熱包子的。
好在安德烈也懂得這個道理,不僅沒有催王朝陽,反而是把一切對方需要的東西都主動提供出來了。
毛熊國的礦石,木材,石油等等全都不限量的賣給了朝陽集團,而王震則是源源不斷的簽訂著汽車,紡織品和一些食品等輕工業產品的訂單。
除了這些之外,還有的就是土地。
遠東地區的土地,不用說別的,光是貝加爾湖畔以南的耕種沃土,拿下來之後,直接開展大規模的機械化種植。
只要這塊地能夠拿下來,大規模種植搞起來,那麼以後光是賣糧食就是一筆不菲的收入。
要更加深入的滲透進毛熊國,反正現在這些大的寡頭們一點都不心疼,那麼從他們的身上榨出更多的好處,也就是理所應當的了。
如今的朝陽集團,雖然大頭是汽車製造產業,可是,他還正在迅速的擴張變革。
從一個汽車製造公司,慢慢的轉變為投資,地產,基礎建設為一體的大公司。
和毛熊國這邊搞好關係,說不定以後,能夠壟斷整個西伯利亞的資源。
這段時間以內,最讓王震感到意外的是,這些剛剛改造好的報廢汽車,居然在很快的時間內便銷售一空了。
無論是白毛熊,還是烏國,全部都對他青睞有加。
尤其是現在,剛剛分完了家底,不少的加盟國手裡還是很有錢的。
現在,在他們的國家市場上並沒有歐洲的產品,也沒有島國的二手車,所以他們也就自然而然的選擇了朝陽汽車。
不過,就在兩年之後,最讓王震感到意外的是,這些汽車居然出現在了華夏,這群已經過不下日子了的加盟國,用以物換物的方式,把這些汽車又賣回到了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