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內發生的變化,只能用入品這個理由來解釋。

他很困惑,為何會突然入品。

殊不知,除了趙懷安夫婦的事情以外,還有‘煞鬼篇’的助力。

經過說書人的宣傳,這篇故事,已經在方與縣境內火了起來。

不過蘇載並未著急去說‘聶小倩’,因為這是重頭戲,等全城的說書人都開始跟風的時候,他再去講‘聶小倩’,所獲得的成果會更豐厚。

眼下,全城有很多人,都想去聽蘇載說煞鬼。

就在近兩天,不少的說書人都開始打聽這篇故事出自於何處,最終,他們在陶大郎的誠友書鋪找到了答案。

煞鬼篇雖然印刷了,但是他還沒決定向外售賣,於是等那些說書人想來買稿子的時候,陶謙又毫不客氣的狠狠宰了一筆。

不過這些事情,孟川都不太怎麼關注,他只需到時候等著收錢就好。

生意上的事情,就要交給生意人去做。

如果陶大郎還想和自己維持長期合作的關係,那麼他就不敢在‘錢’的方面坑自己。

一覺醒來,貌似入品,精力充沛,孟川趁熱打鐵,準備將‘耳食錄’中有關縊鬼的事情寫出來。

這篇稿子寫完,已經是申時三刻。

在寫的時候,仍然進入到了那種玄之又玄的境界,不過寫完以後,卻沒有什麼脫力感,只是有些微妙的身心不適,就像用腦過度。

從脫力到心累,能有這個轉變,其實是一件好事。

宋淮說‘你乃凡體,沒什麼境界修為’,從這句話上也不難分析,自己極有可能是入品了,要不然那種脫力的感覺為何消散了?該作何解釋?

至於到底是否入品,倒是不急於證實。

他現在最要緊的,是將剛寫完的兩篇稿子,交給陶大郎。

當縊鬼篇兩個故事,擺在後者面前的時候,已經是申時五刻。

誠友書鋪中,陶大郎整個人都不太好了。

“子淵...這是你...剛寫出來的?”

陶謙見有幾頁紙墨跡不算太乾,由此得到推斷。

孟川莞爾笑道:“這不,剛寫好便馬不停蹄的給你送來了。”

陶謙瞪大了雙眼,感到不可置信。

如果說,‘聶小倩’是之前寫的,‘煞鬼篇’是經前輩點撥,那麼這兩篇‘縊鬼’呢?

他的成長,真就有這麼大?

“這兩篇故事,若是單個來論的話,只比煞鬼篇的故事差一點,不過倒也稱得上是上品。”

陶大郎由衷讚歎道。

他是真的想不明白。

孟川的身上究竟發生了什麼?

為何寫文這麼厲害了?

簡直就令人匪夷所思啊!

“故事肯定是好的,只不過文筆欠佳,當然,我們是寫給老百姓看的。”

孟川在這一塊比較有自信。

畢竟是結合了前世寫網文的經驗。

再加上原主十年寒窗苦讀的記憶,也就是寫作時間短了點,若是長點,唯一的短板,文筆這塊,孟川也能補上。

不過,那沒什麼意思。

他從來不指望自己的作品會有什麼大儒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