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沒有人以為孟川是在偷換概念,從而質疑他?

是因為現在孟川的身份容不得他人質疑!

李劍仙嫡傳弟子!

大儒諸葛靜遠的師弟!

學宮的後起之秀!

千里之戰的最大贏家!

封建論的創作者!

這些光環,統統都凝聚在了孟川一人之身!

他說的話,在文人墨客心中,重若千斤!

即使真的不作詩詞又能如何?

難道身為詩仙的弟子,不會作詩?

這說出去可能嗎?

肯定不可能!

誰會信?

沒人信!

所以大家普遍覺得,人家不是不會作詩,而是真的不想作!

人家有更崇高的理想!

要為生民立命!

這下子,中元詩會的逼格不就提升上來了?

這不得好好吹捧一下啊!

畢竟人家有諸葛靜遠傾力相助,將來成為一方大儒,不在話下。

能與他現在打好關係,那就是在投資自己的未來。

誰會傻乎乎的願做出頭鳥質疑孟川?

捧還來不及呢!

孟川有些錯愕的看著眾人。

他想了半晌,找到了問題的關鍵。

應該是自己的身份,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了。

確實如此啊。

總而言之,這場詩會,因為孟川的那番話,徹底推上了一個熱潮。

不少文人都來向他敬酒。

若不是在忘憂林那最後幾日,將酒量練上來了,只怕他還有點招架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