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會是在杭州城內一艘巨大的花船中舉行。

來的基本都是文人墨客。

至於佛門和道教弟子,則是不稀罕這種大會。

主要他們也不會作詩。

打架還行。

姜天涯與孟川登上花船,卻見徐賢、白淺、青兒幾人也在。

“姜兄,你可來晚了。”

花船的閣樓之上,有位讀書人笑著開口道。

能參加中元詩會的,基本上都是年輕人中的佼佼者和社會名流。

像是花魁那種角色,是不配來此的。

花魁不配來,但是有比花魁更惹人注目與敬仰的名媛會來。

她們基本都是大家閨秀。

“諸位諸位,隆重介紹一下,我身旁的這位家,就是最近在咱們江南道聲名鵲起的孟川孟子淵。”

姜天涯很會來事。

孟川環顧四周,一一作揖,“今夜幸甚得遇諸君。”

“孟兄,您那千里之戰還有封建論,最近這兩日,可是傳遍了我們杭州府內外啊!”

“孟兄,今夜定要一醉方休!”

“...”

杭州的文人圈子還是很好融入的。

只需要你有背景、有實力、有才華、有顏值即可。

恰巧這些,孟川都輕而易舉的做到了。

對於他們來說,諸葛靜遠久居江南,已經算作是江南人了。

而孟川又是人家的師弟,也算半個江南人。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大家對孟川都不排外。

來到這艘花船的年輕文人,有三分之一,都是出自於崇文書院。

男子在花船外圍吟詩作賦。

女子則在花船的閣樓裡聊天,不時會點評某個文人所做的詩詞歌賦。

可能運氣好的話,某些女子會因為一篇詩詞,而對那個男子有所中意,如此一拍即合。

孟川不喜歡熱鬧,躲在花船外圍,拿著朱漆色的酒葫蘆獨自喝起酒來,若有人前來敬酒,他便很守規矩的回敬。

姜天涯隨意作了一首詩詞,便就來到孟川跟前,道:“沒瞧見小芳。”

“興許還沒來,彆著急。”他笑著回應道。

“往年中元詩會她都會來。”姜天涯打算耐心等等。

孟川好奇道:“她一個道門中人,走武夫的路子也就算了,怎麼還喜歡來詩會這種文人彙集的地方露臉?”

姜天涯笑著解釋道:“小芳人緣好,城中許多大家閨秀,都是她的朋友。朋友們都來,她自然也喜歡湊湊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