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眼饞要找轍(第2/2頁)
章節報錯
電話兩端的人,都是唏噓不已。何雨柱、婁曉娥很感恩聾老太太,更是泣不成聲。
聾老太太的離世,要是按照傳統來說,因為她將近百歲的年紀,應該算是喜喪。
各地風俗不一樣,鄭曉寶還是決定做一個簡單的程式。
就在屋門口的空地搭了個靈棚,親朋好友依次前來弔唁。
數日後,鄭曉寶帶著冉秋水等人,把聾老太太安葬在了京郊的公墓內。
天各一方,彼此再也不會有實際生活中的聯絡,只能是逝者帶著對生者的惦記離去,生者祝願逝者安息。
生活總要繼續。
時間進入了八零年的春節假期中,鄭曉寶邀請了舊日的同事,來到自家聚會。
屋裡的火爐子很旺,餐桌上的銅火鍋冒著熱氣。
說笑吃喝中,大家說著各自的心願,再為冉秋水再次懷孕而發出祝福:“秋水,這回該給曉寶生個兒子了。”
這樣的玩笑話,鄭曉寶當然並不在意,冉秋水卻顯得很緊張:“這,這是我能決定的嗎?”
看著她的神態,大家反而更加起鬨起來:“你說了算!”
笑著制止了大家的喧囂,鄭曉寶正式做出了動員:“我已經在學校辦了停薪留職。”
聽到他這樣說,馬華等人都很詫異:“曉寶,我們都很羨慕你,你怎麼還辭職了呢?”
已經註冊了“盛文”文化公司——暫時掛靠在陳建平主導的一個機關叄產企業名下,鄭曉寶仍然覺得不滿意。
“你們肯定也捨不得一下子辭職, ”他笑著說,“但我還是要對你們發出邀請!”
幾人面面相覷之後,再把疑惑的眼神看過來。
鄭曉寶就說了自己的打算:社會發生著迅勐的變化,而大家的工資水平,也大多是百元上下。
這些錢,要說養家煳口是夠用的。但要是過上更好的日子,只能是眼巴巴地耐心攢錢了。
電視機、電風扇、高檔傢俱,已經潛移默化地進入了尋常百姓的家中。
要說不眼饞這些,那是不可能的。
如果對美好生活有渴望,那就應該在改開的大形勢下,勇敢地拼搏一把。
馬華等人的廚藝都不錯,但還是屬於小灶性質。與真正的餐館大廚的水平還有很大差距,最起碼也需要一段時間的磨鍊。
“那要是你這麼說,我們也沒什麼本事去掙錢啊?”馬華既是遺憾,又覺得無奈。
“我考察過了,也跟陳建平商量了。”鄭曉寶指了指桌上的銅火鍋和盤子裡的涮肉、蔬菜,“他能幫著聯絡上好的羊肉,我們合夥開一個涮肉館。”
“這能行嗎?”
“這得需要多少錢啊?”
“那我們的手藝不就廢了嗎?”
大家七嘴八舌,鄭曉寶再耐心解釋。
開辦這樣有一定規模的餐館,為了審批的迅速,先用掛靠再改為私營的方式;
錢,由鄭曉寶出大頭,其他人依據個人情況,進行佔股式的投入。但無論多少,必須要以現金形式。
點選下載本站APP,海量,免費暢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