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章:南北兩都(第2/2頁)
章節報錯
聞言,鄧綱露出了一絲微笑,說道:“你看,這不是來了嗎?走吧,我們出去迎接太子殿下!”說罷,鄧綱便帶著一眾人出去。
來到前院,鄧灝早就在此等待了,鄧綱率領一眾宗室上前行禮道:“臣等見過太子殿下!”
鄧灝笑著說道:“諸位不必多禮,貿然造訪,還望長沙王伯勿怪!”
鄧綱笑了笑,說道:“殿下說笑了,殿下能來,是臣的榮幸,此地不是說話的地方,還請殿下入內說話!”
鄧灝點了點頭,便來到王府正堂,鄧灝作為儲君,直接坐上了主位,對眾人說道:“王伯,本宮這一次來可是有事相求的,王伯也知道朝廷要遷都,本宮希望王伯能夠支援啊。”
鄧綱收起了笑容,說道:“殿下,請恕臣不能答應殿下,實在是遷都對於我們宗室損害太大了,按理說,為了支援朝廷,臣些許利益受到損害也是無傷大雅的,但是臣作為宗正,總不能不顧整個宗室的利益吧?”
鄧灝點了點頭,說道:“本宮也知道遷都對宗室的損害太大,但是王伯也知道,遷都對大鄧的好處有多大的,實話告訴王伯吧,遷都勢在必行的了,無論誰出來反對,也不會改變,不會陛下和本宮也不是不通情達理之人,宗室畢竟是大鄧的基石,朝廷不會枉顧宗室的利益的,所以為了保障宗室的利益,本宮想出了一個折中的辦法。”
“不知是什麼辦法?”鄧綱問道,心中卻是鬆了一口氣,鄧灝既然這麼說了,那就說明他們會盡可能的維護宗室的利益宗室的。
鄧灝說道:“遷都是勢在必行的了,不過本宮已經向父皇進言,也得到了父皇的同意,遷都之後,宛城會定為南都,與新都地位等同,遷都一手,各位可以留下一些子弟在南陽料理家產,同時,南陽道刺史一職由宗室推選這個傳統是不會改變的,另外朝廷還會在宛城留下一套班底,地位與朝廷等同,另外朝廷還會留下一支兵馬,駐守南陽,其統兵大將也會由宗室擔任的,另外留在南陽的宗室,朝廷會將每年南陽道的賦稅折留一半,賞賜宗室的。”
鄧綱等人聞言,頓時沉默了,其實這也不是不能接受的,而且鄧灝開出的條件已經很優渥了,南陽道刺史由宗室推選,統兵大將由宗室擔任,也就是說,遷都之後,整個南陽就會成為宗室的自留地了,而且每年南陽道的賦稅都會有一半給宗室,這個也是補償。
鄧綱想了想,說道:“殿下,如果朝廷能夠做到這樣的話,臣會盡力說服宗室的。”
聞言,鄧灝臉上露出了會心一笑,這個條件可以說已經非常優渥了,如果宗室這樣還不同意的話,鄧灝不介意破罐子砸碎的,反正這些宗室對鄧國來說,重要性其實並不是那麼大的,不過現在鄧綱等人如此識相,鄧灝也自然不會不同意了。
於是點了點頭,說道:“既然如此,那一切就拜託王伯了,五日之後就會召開大朝會,本宮希望那時候,王伯能夠支援本宮。”
“殿下放心,朝廷已經對宗室仁至義盡了,如果臣還不知足,就有些貪得無厭了,臣會說服宗室成員的,大朝會之時,也會全力支援殿下的。”鄧綱說道。
天統五年,八月十五日,景陽殿大朝會上,鄧灝再一次提出遷都,這一次鄧灝可是信心十足的,在主張遷都的同時,鄧灝還提出施行兩都制,遷都後,以宛城為南都,同時所有朝廷的機構部門都會在宛城留下一套。
鄧灝的提議一處,鄧綱第一個響應,鄧綱的支援,就代表鄧灝已經將宗室擺平了,宗室都同意了,其他人自然也沒有反對的理由了,所以便很愉快的透過了遷都的計劃。
不過遷都定下來了之後,具體遷都到哪裡,朝堂上卻是爭論不休,而鄧昇則是對此冷眼旁觀,就算他們爭得再兇也沒用,其實新都得選址早就定下來了,不過知道這件事的人並不多。
關於新都的選址,眾臣可謂是爭得面紅耳赤的,不過呼聲最高的就是陳留、濮陽、長安這幾個地方,不過陳留的呼聲卻是最高的,畢竟陳留地處中原,離南陽不遠,無論是南陽世家還是宗室都對此很看好,而且新都在陳留,也能輻射南陽道。
至於洛陽也不是沒有人提議,只不過聲音並不大,但是提出遷都洛陽的是太子太傅蔣琬,這就一下子壓倒了所有人的聲音,蔣琬是什麼人?朝堂大佬啊,一般情況下蔣琬都不會輕易表明態度的,但是一旦蔣琬表態,就代表了鄧昇則是這個意思。
因此,雖然支援洛陽的並不多,但是有著蔣琬在,一些察言觀色比較強的人便知道,遷都洛陽其實是鄧昇的意思,所以紛紛支援蔣琬,讓洛陽一下子成為了最熱門的選擇。
最後鄧昇一錘定音,說道:“洛陽城乃是周朝故都,天下之中心,其地群山環繞、八關拱衛,北接河北、東連中原、西控關中,而且河南郡人口眾多,土地肥沃,足以承一國之重,朕意遷都洛陽,不知諸卿如何看?”
“陛下聖明!”鄧昇都這麼說了,他們還有敢不同意的嗎?於是紛紛支援。
見沒有人有意見,鄧昇便說道:“既然如此,那便以洛陽為新都,定為北都,另外,河南郡升格為河南府,南陽道升格為南陽府,位列諸道之上,工部即可派人前去洛陽城勘察地形,營造新都,此事由太子負責!”
“兒臣領命!”鄧灝和工部尚書劉健出列應道。
遷都定下了之後,訊息傳到宛城,頓時群情洶湧,不過在鄧灝親自出面解釋道,遷都之後,宛城仍為鄧國南都,地位不會有任何改變之後,百姓們也就沒有什麼意見了。
在擺平了宗室和南陽百姓之後,鄧灝便帶著工部尚書劉健親自去了洛陽城,並且大肆徵集民夫,營建洛陽城。
鄧國勞師動眾的營建洛陽城的訊息傳到晉陽城,趙國太皇太后宋氏第一時間召叢集臣商議。
“諸卿,鄧國在洛陽城大興土木,可是要對我大趙用兵?”宋氏問道。
林清風出列道:“回太皇太后,鄧國對我大趙用兵是遲早的事的,不過現如今鄧國剛剛平定關中,尚未恢復,斷不會在這個時候用兵的,而鄧國之所以會在洛陽城大興土木,據密探彙報,是鄧國打算遷都洛陽,以掌控天下。”
“遷都?”宋氏很不解了,鄧國在宛城待得好好的,怎麼突然會想到遷都的呢?
“不錯!”左盛出列說道:“如今天下十分,鄧國已得其八,宛城地處南方,不利於掌控天下,因此鄧國便想將都城遷到洛陽城。”
“諸卿以為鄧國遷都洛陽對我大趙是利是弊?”宋氏可不在乎鄧國為什麼選擇遷都洛陽,她只關心鄧國遷都會不會對趙國有什麼影響。
林清風說道:“鄧國遷都洛陽,對我大鄧而言有利有弊,鄧國將都城遷到洛陽,日後對我大趙用兵,便更加的得心應手了,不過洛陽城毗鄰河內郡,而如今的河內郡還在我大趙手中,只要河內郡不失,我大趙隨時都可以威脅到洛陽城,如此一來,鄧國便會變得更加的投鼠忌器。”
鄧國遷都洛陽,能夠更好的指揮大軍北伐,但是相同的是,洛陽城北望河內郡,趙國完全可以威脅到洛陽城的,日後鄧國出兵北上,也得掂量一下,趙軍會不會直接圍了洛陽城,不過前提是,趙軍有這個實力。
“太皇太后,鄧國遷都洛陽已成定局,我大趙也不能改變什麼,而現在鄧國全力營造洛陽城,但是想要營造出一座都城,不是短時間能夠完成的,所以在鄧國完成遷都之前,鄧國應該不會對我大趙用兵的,我大趙正好趁此機會擴張實力,以應對鄧國。”莊平說道。
眾人聞言,皆連連點頭,鄧國剛剛平定關中,現在又在全力營造新都,也就是說,短時間內不可能出兵北上了,那趙國就可以利用這個時間差,儘可能的擴充自己的實力。
宋氏點了點頭,說道:“好,此事便交給諸卿了!”
“臣等領命!”眾人應道。
。頂點手機版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