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荊地人事(第2/2頁)
章節報錯
包拯和寇準對視一眼,寇準向包拯拱手道:“包兄,那就在下先來如何?”
“寇兄請。”包拯笑道。
寇準向前一步,道:“啟稟大王,臣以為欲治理荊地,必須加強吏治,吏治乃是地方治理之根本,只有吏治清明,為官者處處為百姓著想,不出數年荊地百姓必然歸心。”
鄧昇點了點頭,示意寇準繼續。
得到鄧昇的讚許之後,寇準便開始滔滔不絕的,將如何透過加強吏治,使荊地百姓歸心的辦法都簡單說了一遍,得到了滿朝文武的讚許。
寇準講完後,包拯也將他的個人瞭解當著滿朝文武的面說了出來,同樣得到了所有人的讚許。
鄧昇坐在上面,看著殿下誇誇其談的寇準和包拯不禁心中感嘆道,這歷史上能夠留下名字的都,都特麼不簡單啊,這都還沒到實地走一遭,就有這麼多辦法了。
待包拯說完之後,鄧昇便擺了擺手,示意包拯和寇準先行退下,然後對眾臣道:“諸卿,以為如何?”
戶部尚書蔣琬道:“啟稟大王,包拯和寇準二人確有大才,臣以為可擔重任。”
“臣等附議!”
鄧昇笑著點了點頭,道:“既然如此,包拯、寇準上前聽令。”
“臣在。”包拯和寇準連忙出列道。
鄧昇道:“今荊地新定,百廢待興,需提拔能臣以治荊地,特任命包拯為南郡太守、寇準為江夏太守。”
“臣等叩謝王恩!”包拯和寇準二人激動拜道,雖然來之前他們有所猜測鄧昇這一次要重用他們,可沒想到幸福來得如此之快,一郡太守啊,要知道整個鄧國也就四個郡,一郡太守在鄧國的地位僅此於六部尚書,只要在地方做出政績,那麼調回中央之時,一個尚書妥妥的。
鄧昇點了點頭,政事解決了,接下來就是軍方的事了,荊地與湘國、吳國為臨,前些日子又在鄂縣和吳國有些衝突,所以荊地駐軍乃是重中之重了。
“如今荊地新定,民心未附,再加上前番戰亂,不少山賊強盜佔山為王,危害百姓,因此,荊地駐軍之事刻不容緩,衛將軍岳飛、平南將軍楊延昭聽令!”鄧昇道。
新任驃騎將軍岳飛和平南將軍楊延昭出列拱手道:“臣在!”
鄧昇道:“岳飛,寡人命你出鎮荊地,都督南郡、江夏兩郡諸軍事,楊延昭為副手,荊地百姓困苦,不宜多徵召青壯,你等二人從宛城駐軍中挑選一萬人,再加上兩萬荊國降卒,共三萬兵馬前往荊地,到達荊地之後,就地徵召兩萬兵馬,共五萬兵馬鎮守荊地,岳飛率兵三萬鎮守江陵、楊延昭率兵兩萬鎮守西陵城,安南將軍蔡茂、建威將軍龐德、驍騎將軍張飛入平南將軍楊延昭麾下,安西將軍黃仝、楊武將軍李秀成、伏波將軍馬超入衛將軍岳飛麾下,兩地太平時各不統屬,戰時由衛將軍岳飛統一指揮,不得有誤。”
“臣等遵命。”不知岳飛和楊延昭,就連馬超、張飛、龐德、李秀成、蔡茂、黃仝也出列道。
岳飛鎮守江陵並不是臨時起意的,鄧昇也是考慮了很長一段時間才做出的決定,自從岳飛班師返回宛城以來,與朝堂格格不入,政治覺悟比較低,鄧昇害怕他在宛城時日長了,會和同僚之間鬧得不愉快,因此才決定讓岳飛出鎮荊地,而且荊國雖然滅亡了,而且王室直系子弟均被一網打盡,可是還是有很多旁系餘孽在興風作浪,荊地是岳飛打下來了,由岳飛親自鎮守就在合適不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