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微正想嗔他得寸進尺,被他這話說的一愣,回頭望向身後的他,眼神中溫柔的能滴出水來。

“少爺胸懷天下,妾身果然沒看錯人。”

說著主動起來,柳如是輕啐道:“你兩行了哈,郎情妾意帶回屋去,這裡是書房。”

樂的哈哈大笑的陳夏,伸手偷襲了她一把道:“小隱兒急了,放心,少爺也一樣疼你。”

“呸!奴真是豬油蒙了心,怎會看上你這浪蕩樣。”

柳如是嘴上嫌棄,可身子卻是很老實,三人在書房談了很久,終於把新的章程做出來。

期間李貞麗進來想看看程序,趕緊的跑回去了。

五天後內閣才把人員決定,以戶部右侍郎楊一鵬為主,工部右侍郎王洽為副,帶領兩部數位主事,及十來個胥吏,跟陳夏商討後續之事。

雙方就地域大小,州縣所屬先進行商談,定下松江府的範圍,隨後進行治理該地所需的錢糧多少,工期多久等一系列的商討。

轉眼就半個月過去,鄭芝龍派來家臣李德和謝表兩人到達京城。

“橫山伯心胸無人能及,小的家主讓小的代他致歉……”

鄭芝龍這次是真的不好意思了,說到底兩家是親戚,自己這事幹的實在不地道。

事情傳回去後,他都不敢去見女兒了,好在從西野結衣的信中知道,陳夏並未因此疏遠鄭家。

雖說上海之事有要靠鄭家的地方,但真要翻臉,陳夏不是不能夠。

鄭家現在不是海盜,是大明的臣子,皇帝要是下旨要鄭家讓路,他還真不敢不奉詔,除非舉家逃離大明的土地。

但這不切實,現在的大明朝他可不敢造反,陳夏此舉可謂仁至義盡了,他自然感激不盡。

看著鄭芝龍再次送上的禮物,陳夏頭疼的扶額道:“兩位大叔,親家公這是幹嘛啊,又給我送女人,我家夫人不打死我啊!”

李德笑吟吟的抱拳道:“伯爺這次可不一樣,這兩人一個朝鮮國的,另一個是東印度公司那邊的土著,原本是送給大姑爺做通房的,可大姑爺說給伯爺您,小人這才帶上京來的。”

陳夏頓時傻眼,指著那兩女半天說不出話來。

好一會兒才哀叫一聲道:“大哥!你這是自己怕老婆,坑弟弟呀!”

鄭家的大姑爺,不就是他的親哥哥嗎。

謝表忍住笑,躬身說道:“還有,小的來的時候,侯爺夫人說,讓伯爺您早點生個孩子,男女都行。”

這話他其實是打了折扣的說,餘麗鴻的原話是:“趕緊的給老孃生一個孫子孫女什麼的,這小子不會是生不了吧,那麼多妻妾沒一個懷上的。”

也是這話,讓陳春可以甩鍋,把自己老丈人送給他的這兩女,直接劃拉的送給他,餘麗鴻很是同意,因為大兒媳鄭巧兒懷孕了。

鄭芝龍當然沒那麼傻,前一次送女人給他了,這次還送。

這次這兩女壓根就是送給女婿陳春的,女兒懷孕了,送通房給女婿很正常,省得他去青樓去晃盪。

可沒想到陳春壓根不想要,一個是因為怕老婆,另一個原因是他不喜歡其他國的,特別那個還是東印度公司那地方的。

正好自己老孃擔心弟弟不下崽,這不是雪中送炭嗎,自己這當哥哥的多疼他呀。

嘴上抱怨被坑的陳夏,身體很誠實的執行了笑納任務,第二天帶著李德個謝表去參加討論。

鄭家原本就在規劃之內,楊一鵬和王洽自然不會拒絕他兩身份不符。

又經過了八天的商討後,終於定下章程,陳夏出資一百萬兩白銀,鄭芝龍五十萬、加上海運護航,其餘願意出資的各級官員各自有標準。

事情到現在,各地的官員也都知道了,此次籌集的資金多達五千萬兩白銀,完全不需要民間的力量。

三天後陳夏先行南下,蕭玉跟娜木鐘等人並未同行,要等府邸建好後她們才會南下。

第一站他並沒有去松江府,而是直奔南京找鎮國公,這一次他要一石雙鳥,既要治理松江府,又要在南直的駐軍那開啟一道口子。

鎮國公徐胤爵(真實歷史應該是魏國公,本書開頭設定有誤,也就不改了)在家等著他上門。

“賢侄要兩萬軍戶做工,這……這也太多了吧?”

陳夏對他是了個眼色後,哈哈道:“世伯此言差矣!此次所做之事不是小侄私人之事,此乃朝廷大事,兩萬人只是當下要的,後續怕是還要更多。”

見他使眼色,徐胤爵明白了,故作為難的想了想後,站起來道:“此事慎重,賢侄跟我去書房詳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