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多舛(第1/5頁)
章節報錯
景天自覺修為較之兩年前大有長進,紫府寬廣,故而法力催生迅速。自轉修《詩劍大經》後,膻中又開闢一處氣海,孕育有一盞酒杯也似的劍池,最能將法力轉化為劍道真罡,莫看小小一盞, 方寸裡可容納山海,不論注入多少法力,都只有杯底淺淺一層。
他在房中調息打坐一晝夜,每逢內息微弱,他便服一枚水谷丹,一枚黃芽丹, 如此往復至心浮氣躁,五內煩憂, 便服用一枚清心丹, 飲無根露水三匙,待胸腹內淤熱盡消,通體泰達,再行調息不提。
如此用功,待到第二日午時,先前耗散之法力已然盡復,如今新煉之法元精純已極,不染雜氣,周行諸脈無礙,隨心而行,意至氣達而無滯澀,當屬上乘。
不待景天繼續用功,此時有人在屋外叩門,只得收功起身,心下暗忖是何人來訪,推門一瞧,門外的卻是唐雪見。
景天緩了一緩才開口,話裡透出幾分高興, “你來了?”
唐雪見面色如常,“你現在好轉了嗎?”
“我已無礙。”
“那你陪我出門一趟可好?恐怕有些變故離不開你。”
“你儘管說吧。”
唐雪見使了個小禁法阻絕聲音,隨即語出驚人,“楚掌門時日無多了。”
“怎可能?”
“我親眼所見。”當下,唐雪見將昨日見聞一一道來。
待她言盡,景天怔忪不語,卻不知說些什麼是好。
許是天塌了,如今非但是頭頂的蒼天塌了,還有青天也塌了,破碎了,遍生紅霞血光萬里了。
楚寒鏡一去,世上還有誰人能一肩挑起正道大梁?還有誰能讓群雄奔走,窮搜四海,蒐集靈物排布補天大陣?還有誰能震懾神道宵小?還有誰能攔住神通蓋世的邪劍仙?
原本正道挾天下大勢,不可阻擋,四成要歸功於楚寒鏡這執牛耳者,若沒有她力排眾議, 決心集眾人之力重塑天柱,而今天下各門各派,八方修士,恐怕不等邪道來犯,便先要內訌。
末劫降至,誰人都想活命。可終究是自掃門前雪,私心作祟而不能合力,屆時天傾地陷,也唯有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六界眾生能有幾人逃脫?
天下紛亂更是群雄並起之時,單論那神道修士,自天柱斷碎,便好似雨後春筍,怎也斬不盡,除不敗,非是正道群俠心慈手軟,而是受蠱惑者眾多。強者稱霸,盡取脂膏,得香火供奉,法力精進一日千里,更能窮奢極欲,受用無窮。如此割據一方,逍遙快活一日好過從前勞碌半生,這筆買賣可真個值當,便是許多名門宿老也有暗室欺心之時。恐怕許多人尚且盼著天塌,盼著大亂的時候。
只是神劍門不倒,無人敢有異議。可楚寒鏡一走,神劍群英又能仰賴誰?四百年傳承,非是沒有實力出眾之輩,可若說能與楚寒鏡這般太古仙娥媲美的,恐怕再難尋了。
唐雪見自小身在名門大戶,對人心沆瀣齷齪之處知之尤深,故而憂思忡忡,所慮皆是今後世事鬼蜮,而景天雖生在市井,然卻從未涉足權謀,故而此刻心中感慨,是世上高山少了一座,此生不能再與楚寒鏡這般宗師論道切磋,實痛心遺憾矣。
當下緊要之務,便是趕往炎帝神農洞查明真相,究竟是何人暗中謀害,唐雪見心中頭一個嫌疑者便是邪劍仙,此獠實為六界第一禍患,修為高強道行深厚,這倒也還罷了,有勇無謀之輩向來難成大事,關鍵那邪劍仙老謀深算,氣度又高,如此方是邪道巨擘,出手僅僅兩次就已讓正道人人自危。
倘若楚寒鏡真是為此獠所謀害,噩耗必然不能封鎖,不久後正邪交鋒必有一番糾葛,倘不能挺過變故,神劍門四百年大業恐要頃刻覆滅。今後的六界,不論如何都非天下人的天下。
此誠多事之秋矣。
唐雪見又道,“此事暫時還未洩露,知之者甚少,我已經與大師兄取得聯絡,有他暫代職責,主持補天之計,應當不會出差錯。我們再去叫上幾個同門師兄師姐,一起去炎帝神農洞一探究竟,只是此去恐怕風險不小,有你在我還放心一些,到時候如果真的遇到邪劍仙,你不要和他硬拼,我們一起逃走也就是了。”
“好。”景天點點頭,抬手輕按鐵劍,自不必多言。
他們並肩出門,此時神劍谷內議事大殿卻有喧譁,原來是蜀山派棄徒徐長卿來此為其門派五長老代罪受罰。
唐雪見與徐長卿是舊相識了,老遠就認出他來。
“那兒有個我認識的朋友,咱們過去看看。”
當日楚寒鏡揭露真相,邪劍仙乃是蜀山五長老邪念所化,其又與神界暗通曲款,為飛蓬開啟陣門直入盤古之心,如此罪行罪不容赦,故而暫且羈押於崑崙天牢,待補天之後再行判決。
徐長卿此人乃是蜀山當代弟子第一人,修為本領、人品德行皆是上上之選。自天傾之禍後,蜀山上下多有牽連,從犯皆受羈押,知情不報者廢去修為,無辜者遣散四方,偌大的門派一夕之間名存實亡,法脈斷絕近在眼前。原本這個首席弟子也難逃牢獄,只是被掌門清微提前逐出門派,撇清一切關係,且對蜀山與神界的勾結一無所知,故而才能免除一劫。
此人秉性忠孝,不忍師長在獄中苦熬,故而願以身相代,來神劍門肉袒負荊,長跪不起。他這般堵在門口,往來的正道修士多加矚目,一時噪雜議論不止。神劍弟子好言相勸,說不動他,又暗中施法試圖叫他起身,可尋常手段還奈何不得,一時僵持不下。
待唐雪見二人近前,神劍門執事弟子已然十分不耐,喝道:“你若真個想為你門派將功贖罪,也不該在此跪著,即便不去斬奸除惡,就是找個深谷老林潛修也還能積攢些道行法力。蜀山五老罪行確鑿,萬萬是逃不脫責罰,你若真個有本事,就學著本門石牢裡那位魔尊,去崑崙劫獄,死活不論。”
這番話已經說得很不中聽。
徐長卿面色誠懇,“我知神劍宗師心慈,素來有將功折罪之說,我願傾盡所有,只求能為師長們稍稍減輕責罰。”
“絕無此等可能!蜀山五賊已承認罪行,確鑿無疑,並無冤屈妄斷,當受斬道刑,罪不容逭!”
“我願一命換一命。”
“從無此理!該死的便要死,誰也換不得!”
徐長卿無言以對,便不再開口,他這般軟硬不吃,真個棘手。
“徐道友!”遠遠的,唐雪見喚了一聲。
赤膊負荊跪在地上的男子聞聲一顫,側過頭來回望,紅衫的唐家姑娘與一個白鬢的青年並肩站在人群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