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唯我二途又稱惡道淨土,成員沒有任何特殊待遇,同外界一樣。

正緣扣一途又稱聖道淨土,有監管六途之能力。

聖道之人可以去所有六途,而其餘兩道只能內部流通。

負責六途分類的是應身法眼,時刻注視,絕不鬆懈。

至於如何評判個人的處世立場,自然是天眼通觀察此人過往行事風格,體察本心。

剛正者黑白分明,除惡務盡。

仁善者以德報怨,品行高潔。

中庸者不偏不倚,自然無為。

叛逆者顛倒黑白,率性而為。

唯我者不擇手段,無情無義。

淨土之人每時每刻都會被檢測性格,善道可能墮入惡途,奸邪亦能棄暗投明,絕不是死板的管理。

……

一襲布衣的本由站在佛前的山峰,曾是光溜溜的腦袋上新長出一層短短的清爽黑髮,姿態怡然,抬頭望天。

暗紫色的美麗蒼穹上隱現一對溫柔的眼眸,就彷彿是隔著一層暮色波光的一雙朗月。

小和尚默默低頭,將目光投向石刻佛像,須彌海的波濤輕輕拍打菩薩的膝蓋,那一雙石眼已經閉合,本由知道,菩薩的眼睛已經在天上俯瞰眾生。

這偌大的聖道淨土如今只有十四個人,而常駐的就他一人。

他再次感嘆師兄弟們不爭氣,沒一個扣定正緣的。

孫麗釵倒也常常在淨土,不過她總待在善道三途,常常跟著幾個師父學東西。

相比之下,本由感覺自己有點不學無術,如今佛子將淨土分類後,監管的任務就減輕許多,小和尚就頗感無所事事。

他這邊一嘆氣,突然就聽到耳邊響起熟悉的聲音,“這麼閒?去給我整理佛經吧。”

面無表情的本由,默默掬了一把辛酸淚。

……

安排了要緊事後,鹿正康也有時間處理一些堆積起來的雜務。

首先就是權弘明。

他的上緣珠簡直可以被稱為惡緣珠,鹿正康也沒有好辦法能安全地驅散相樞之力。

如今唯一的措施就是不斷補充上緣穩定權弘明的魂魄。

這一枚小小的魂種在不斷壯大,而且開始泛黑。

這股壓抑的氣息,是那個玄袍人的手筆。

繼續注入上緣似乎已經可以算是在飲鴆止渴,權弘明的意識越來越模糊,魂魄如一枚漆黑的眼球一樣,瞳孔灰白,而虹膜是如此美麗……

鹿正康與之對視,總能感覺到一股熟悉的目光。

是相樞。

低沉的囈語在耳邊迴響。

“本座……記得汝……汝會臣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