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不斷修煉羅漢功的收穫已經不大,這門功法對內力滋長的作用並不是永不枯竭的,是時候練習更高階別的內功了。

上七階,心意氣混元功,這是一門靜功,枯坐榻上,只在體內下功夫,精氣神合一,混成一團,呼嘯往來間隱含大力,所以修煉者雖是溟然兀坐,可週身隱約有震震風吼。

時光過得充實又愜意,就在鹿正康都快把報身感應的事情拋諸腦後時,突然間就有人成功了。

那人不是別人,正是本由。

原來他雖然不常入淨土,但是每天都會為鹿正康祈福百遍,這種心念至精至純,不但讓他同淨土建立了深深的緣結,還使得高渺如天道的報身都注意到了他。

……

本由呆愣愣地坐在自己的廂房裡。

作為寺內最為看好的新生代,他有了一間自己的居室,不過還是同兩位照料他的師兄一起住。

自從他在兩寺較藝上一鳴驚人後,所有少林僧人看他都格外順眼,他的一切表現都被認為是有大智慧的。

其實本由自己清楚,很多時候,他看起來像是在發呆,那其實就是在發呆,真的不是在體悟佛理。

他每天派遣時間最好的方法就是追逐那道鹿正康賜予他的內息,在漆黑如夜的軀體內,有這一點星光,如飄飛的精靈,本由好似那迷途的小孩,又似天生的浪子,只顧著追逐那美麗的事物,卻從來不去尋找家鄉。

等他玩夠了,陷入徹底的無所事事,這時就會想起在別院的日子,那已經是很久遠的時光了,連記憶都模糊,甚至本由不能確定這是自己的幻想,還是真實發生過的歷史。

可那個人的身影卻是那樣的清晰。

前些日子又看到他了,他現在就像一個普通的比丘,只是長得好快。

他是僧人口中強大而慈悲的鹿緣菩薩,也是別院孩子們知心的大哥。

本由就祝願他一切都好,至於他以後要做什麼大事情,本由想著自己一定為鹿緣解憂。

可他不敢去見鹿正康。

佛子對他來說,一直都是那麼遙遠的存在。以至於他都習慣在無人關注的角落裡,望著鹿緣卓爾不凡的身影。

他不願去淨土,也是怕給鹿正康帶去負擔,他心想一個操船的人,船上能載的人總是有限的,這時候少一個就會輕鬆安全一些。

本由不曾忘記鹿正康。

他默唸鹿緣之名,就像內心隱約的迴響。

他感到自己在上升。

心靈的世界裡有了太陽!

一切都是亮堂堂而模糊的,那光明媚又溫柔。

本由感到一顆偉大的心與自己連結,他們分享一切思維,就像是同一個人的兩面。

本由體悟到了那個意志的強大智慧,他感到自己就像大鵬鳥身上的一枚翎毛,是火炬邊上的一粒火星。

但點滴匯聚,江河入海,總有一天,一個更崇高的聯合意志會出現的,那是眾生的性靈,無數人的力量!

慈悲之菩薩,無量智慧灑遍人間。

本由潸然落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