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孫麗釵與本由(第2/3頁)
章節報錯
這算是難得的全寺出動的大事,所有閒著的僧人都來參觀。
地點在寺內的法堂,位於佛殿後,方丈室前,乃禪林演布大法之地,莊重森嚴。
堂外的僧眾肅立,但望向裡面的眼神藏不住好奇。
法堂中兩撥中老年禿驢相對而坐。
雙方商量好,較藝的書籍總計十本,都是耳熟能詳的經典,譬如《四十二章經》、《華嚴經》等。
少林這邊出了三位禪師,分別是覺樂、覺災、子知,他們熟讀佛經,而且禪定甚深,都是開悟的高僧大德。
淨業寺這邊三位律師,如靜、如空、如盛,他們作為將戒律融入生活言行的大師,一舉一動都是規矩嚴正,如一顆顆精心雕琢的美玉寶珠。
法堂中間放著較藝臺,雙方對坐,身側擺放著用於比斗的十套經書,身前矮几上,兩邊各放十枚棋子。
一者問,一者答。
如靜雙手託著《心經》,目光跟隨著經書,直到將其輕輕放在矮几上,再抬頭望著覺樂的雙眼。
“禪師有禮。”
“律師有禮。”
“經中般若做何解?”
“這有何難,般若即大智慧也,得悉般若可達彼岸。”
如靜主動取走自己身前一枚棋子,這是輸了一城。
他繼續問:“如何可得般若智慧?”
覺樂皺眉:“這般高深,你真的懂得?”
如今對答如流:“如飢似渴,如寒似暖,人行世間,本性自如,般若智慧,生來具足。”
“那豈非人人皆是菩薩?”
“你禪宗言人人是佛,為何人人不能是菩薩?”
覺樂自覺取走身前一枚棋子。
如靜律師頻頻出招,覺樂禪師身前棋子不知不覺只剩五枚,一本《心經》已經引申到了無數經典上,需要的知識量非常可怕。
等律師再出了一個問題後,覺樂禪師主動放棄,一下子去了三枚棋子,只餘兩枚。
這下輪到覺樂提問,當然要說《金剛經》,畢竟是禪宗的根本大經。
一番唇槍舌戰後,覺樂禪師畢竟劣勢太大,無奈輸光棋子敗下陣來。
淨業寺的方丈對子性禪師微微一笑。
第二局開始後,覺災禪師卻是展露了風采,交鋒激烈讓人不由入神,最終是以《法華經·草藥喻品》結合《金剛經》是名即非的思想,佛陀喻眾生,其實非喻眾生,為世人開示,其實無被開示之眾生,藉此贏得辯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