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正康睜開眼,然後就看到了似曾相識的一幕。

一圈禿驢正滿臉笑意地盯著他,神態介乎等飼料的豬仔和割稻子的老農間。

總之是讓鹿正康很無語。

他依舊不打算搭理他們。

抬手摸了摸頭上短短的鹿角,真實的觸感,與顱骨連為一體,輕輕彈幾下,還發出鐘磬般的清脆響聲,和尚們聽了更是把嘴角咧到腳後跟去了。

“佛子——”方丈輕輕呼喚。

鹿正康嘆了一口氣,“有話就說。”

“佛子可是證就摩訶薩埵果位了?”

“什麼是摩訶薩埵?”鹿正康反問道。

“就……”

方丈正想開口解釋,但話到嘴邊又趕緊嚥了下去。

通讀了這麼多佛經的佛子能不直到摩訶薩埵就是指菩薩嗎?所以他不是在問問題,自己也不是解答者。相反自己才是提問者,而佛子以反問來回答。

子性禪師下意識撥動手中念珠,心中思緒繁雜。

鹿正康看到這老和尚進退兩難的模樣心裡偷笑不已,果然打機鋒就能唬住這群禿驢。

在他看來,這群僧人對佛法的理解有偏差。

或許是因為武學昌盛的緣故,大眾證明道理正確性的方法就不自覺偏向於直觀的表現,也就是“厲不厲害”,只要比你強,那我說的都是正確的。

這個答案其實在大多數人會遇到的幾乎所有問題面前都沒有錯。

錯的是人們誤以為道理是用力量去成就的。

道理一直都在,道理比一切都要崇高,更接近本質。

得道的表現形式可以是獲得力量。

但不是說獲得力量就能得道。

所以說這群和尚看到自己擁有了經書裡菩薩的神通,就以為自己是真菩薩。

鹿正康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什麼境界,對此他也不在意。

關鍵還是享受生活。

和尚們反反覆覆咀嚼著那一句“什麼是摩訶薩埵”,神情恍惚地離開了,鹿正康對他們的背影揮揮手,希望他們能消停一陣子。

徐染血繃著臉,看到鹿正康露出這樣純真自然的神態,才慢慢把胸中濁氣吐出。

“小菩薩真厲害啊!”他頓了頓,“我自知才疏學淺,教其餘的孩子還行,但你,”他咂咂嘴,“你要是對學問感興趣,我可以修書一封,送去京城,朝廷雖然不再,但那裡依然是天下最絕頂,最高妙,最神秀的地方。我的老師就在京城國子監,不過現在改名叫上真書院……你想隨時可以,到時候讓麗釵和你一起去,她該學些高深的東西。”

鹿正康笑了笑,“你去問問孫麗釵願不願意去,等過幾年再說吧。”

徐先生點點頭,“也對,你才週歲不久,委實驚世駭俗,還是再等等,過了齠年才好出去。”

鹿正康轉頭看一臉好奇的孫麗釵,小女孩似乎是想摸摸他的鹿角,“你想不想學更多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