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括起來說,離開美雙網雖然四之三是禪讓,但是第一感覺很輕鬆,第二感到很酸楚。離開後,也經過兩個多月的反思,對下一步將來如何與風險基金打交道,積累了更多的經驗和教訓。”

又有網友提問道:“童先生,根據媒體的報道,您的離職和董事會的理念的分歧有很大的關係,您是怎麼樣評價美商網董事會的?”

童家危想了想說道:“美雙網的董事會,我個人認為是在華國所有網路公司中最專業的,也是我所見到的從個人來說,也是最值得尊重的。我們的董事有十二家,包括了花旗銀行的亞洲區高階經理,包括了摩托羅拉的高階經理,包括三菱集團的高階經理人。這些董事在歷史上,為美雙網的發展作出了很大的貢獻。”

“撇開資金投入不說,幫我們引入了幾家著名的戰略合作伙伴,對美雙網商業模式的具體化,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比如說花旗銀行引入了網上信用證結算的工具,摩托羅拉引入了無線網上資訊溝通的方式。但是我們董事會上有一個弱項,就是隻有一個真正自己創業過公司,也只有一個真正管理過網際網路方面的創業型公司。這就在公司的業務發展,和公司不同的發展階段的不同的側重點,有不同的意見。”

“但是作為一個在美國受過教育的,和在國際著名公司工作過的職業經理人,既然風險基金已經在公司中佔了絕大多數,我個人就必須服從這種遊戲規則。換句話說,服從董事會的決議。可以保留自己的不同意見。

又有網友提問道:“您對董事會作出的裁員計劃是否同意?您認為你應該對董事會負責還是對員工負責?”

童家危回答道:“華國員工的裁人,實際上我沒有異議,但是對裁員的方式我有很大的意見,但是我是保留意見。我提出的方式,是讓華國的服務供應商為主的隊伍,以資產剝離的方式,引入其他的風險基金和投資方。單獨成為一間供應商服務公司,這與美雙網的核心業務,也就是服務與買家為主的業務,有強烈的互補關係,美雙網並且可以在其中佔有一定的股份。”

“換句話說,美雙網用孵化器的方式,培植這部分員工,同時給這些員工找了一個最好的出路。因為他們對美雙網傳統服務,供應商的業務非常之熟悉。當然董事會認為裁員的步伐要加快,就是採取比較簡單的方法。在這個問題上,這是我們意見不一致的地方。”

“對員工負責還是董事會負責?我的回答是對董事會負責,這是實際的做法。但是從情感上我是不同意的,無論是日本的公司,美國的公司,還是華國的公司,它服務的物件和它負責的物件,不同的公司有不同的理解,比如說美國的強生公司,他認為公司應該負責的物件第一是客戶,第二是社會,第三是員工,第四才是股東。日本的京瓷公司,認為公司主要負責物件第一是員工,第二才是股東。我個人認為應該第一是客戶,第二是員工,第三是股東,包括我自己,作為美雙網的第二大股東。”

“但是風險基金的看法是不盡一致的。往往認為我自己投了錢,那麼公司裡面需要最負責任的當然是董事會,但是董事會風險基金中是佔少數的。”

“第二,對於他們的看法,第一我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不盡同意。因為,公司的資源,包括如下幾個方面,第一是人才,第二是客戶,第三是品牌,第四是產品,第五是資金。資金只是在公司所有資源當中的一部分,最高階的資源,最稀缺的資源是人才。”

“公司在解僱人的時候,應該考慮到人才的合理安排,而不是僅僅是把資本當成一個最高的影響決策的唯一標準。

又有一名網友問道:“美雙網擴張的速度很快,美雙網在分公司的管理上,是否存在著不足呢?”

童家危笑著點了點頭說道:“當然。讓三歲的孩子跑百米,肯定有不足。”

網友又問道:“您覺得您是一個合格的職業經理人嗎?”

童家危坦然的回答道:“不是。我認為我是一個合格的創業人。我也認識到我自己的技能,在一個進行職業化管理的公司當中,有不足的地方,我也清醒地認識到,為了儘快地給投資方帶來回報,最明智,最負責任的方式是儘快請到國際級的管理人才,來取代我自己。我當然可以從年輕做到老,建百年老店的方法,讓自己,讓公司去摸爬滾打,逐漸成為一個高素質的職業經理人,但我不認為這是一個對股東,尤其是風險基金的股東明智,和負責任的最佳方法。

看到這裡,童家危的這些講話,對於章雲峰來說,觸動十分的大。他也開始在心裡反思自已,自己到底是不是一個合格的創業者,公司的發展模式,符不符合公司的最佳利益。

自己是否應該讓公司去慢慢地摸吧滾打,逐漸的成長起來,成為一個跨國性的大企業。

還是應該大量的引入各種高階人才,國際性的職業經理人,到公司來取代自己,掌控公司的發展方向,讓公司快速的發展起來。

童家危的結果,無疑讓章雲峰從童家危的身上,吸取了很大的經驗教訓,

又有網友問道:“您對您的繼任者高強有什麼評價,高強是一個合格的職業經理人嗎?”

童家危說道:“我覺得這個問題應該探討一下合格的定義是什麼。”

主持人說道:“意思是是否是適合美雙網的職業經理人?”

童家危說道:“高強目前在我們公司內部當中是最佳的人選,高強也是我自己親自遊說聘請過來的。那麼,美雙網下一步的服務物件,服務重點和服務的水準來說,我認為高強的背景與個人的素質和能力,是非常符合公司現有的需要的。但他需要加強的是對華國市場的進一步瞭解。

我跟高強之間的關係是屬於朋友加同事,每週都有電話溝通。我所能夠幫他的地方,也就是對華國市場的把握,和市場開拓時的一些建議。我國有一句古話叫做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我絕對不會干預他的日常任何管理。自從離開美雙網之後,我從未踏進美雙網辦公室,只是在上個星期,央視電視臺拍片子的時候,我是第一次回到美雙網。

又有一位網友提問道:“美商網的商業模式在中國還有前途嗎?”

童家威回答道:“當然。我認為美雙網是最佳模式,這話聽起來也有些狂妄,但是我也認為他是最佳模式,因為美雙網從第一天的提出一直演化到今天,都是基於貼近客戶,一切模式的提出,一切服務的提出,包括定價都是在大量地與客戶接觸的基礎上提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