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六章 度田意在廣積糧(第1/2頁)
章節報錯
歷時月餘,劉備將振威四軍將士分田之事全部完成。軍隊士氣高漲,將士皆歡呼萬歲。
劉猛私下面見劉備,以為:“大司馬殺曹操、敗袁紹、壓袁術,威震九州,功蓋天下,將士擁護,百姓歸心,宜存亡續絕,即天子之位。”
劉備道:“時猶未可。”
劉猛急道:“大司馬,聞袁紹韓遂皆欲稱王,再拖就將為人後了!俗話說,名不正則言不順。請大司馬三思!”
劉備笑道:“諸侯皆為王,則王已濫矣,有何珍貴?不必王號,亦可統治五州,又何必示人以器小?”
劉猛悻悻而去。
劉猛不是第一次來勸進。他也不是第一個勸進之人。早在劉備破晉陽、退袁紹後,周貫就勸劉備稱帝。
周貫捅破了窗戶紙,其餘文武自不敢後人。關羽、張飛、田豫、牽招等武將以及賈詡、郭嘉、荀攸等謀士都認為劉備宜更進一步。
劉備已是臨甾侯,屬於縣侯,按照漢制,這已是極限,爵位再往上就是王。劉邦與群臣約,非劉氏不王。劉備正好屬於劉氏,不必像袁紹那樣還得恢復秦朝五等爵制,才進為魏公。
有以劉備龍興於青州,宜為齊王;有以劉備定都彭城,宜稱徐公或徐王;還有以劉備新得晉地,可稱晉公或晉王。
不論稱號是什麼,都是到了建國這一步。
劉備以時機未成熟,予以拒絕。
回到彭城,劉備又壓服袁術,之前的危機一掃而空,踏過坎坷,前途一片光明。軍中對劉備敬如天人,自不必說。府中文吏、州郡守相也都篤定劉備天命在身。
文臣中第五巡第一個上勸進表,以為劉備功高德重,宜進位為王。陳群、鍾繇、陳登、諸葛玄、孫劭、王修、謝尋、徐庶等,皆有勸進之言。
東海相張邈還上了數樁祥瑞。
張昭、華歆等也上書勸進。
劉備又拒之,認為大逆未除,二袁尚在,稱王時機尚不成熟。下令東海,申斥張邈,認為祥瑞之事,不可盡信,敢有亂獻祥瑞、妄言讖緯者,皆應治罪。張邈大慚。
劉備小心啟動士兵分田及度田徵稅的政策,先行試點,分步實施。
分田進行得最順利。彭城先遭曹操屠戮,又被笮融搜刮壓榨,百姓逃散,荒田極多。彭城屯田雖然開始較晚,但規模不小,與濟南、濟北、潁川、汝南、河東等地不相上下。用於分田的土地足夠。
分田進展順利,度田卻遇到不少阻礙。
豪強隱瞞土地,少繳地租,又隱瞞人口,少交算賦。人口由於具有流動性,不易清查。土地則無法移動,真要清查,從技術上難度不大。
劉備先命彭城各縣自行度田,清查出大約百分之十的增量土地。劉備問跪倒在地的彭城縣令胡永:“君抬起頭來,告訴我,彭城縣土地當真是這個數目,當真沒有遺漏?”
胡永臉上汗水涔涔而下,又不敢擦拭,抬頭望著劉備,嘴唇顫抖,訥訥道:“大司馬,此數目大致、大致不差,下吏、下吏無能,不敢確保沒有遺漏。”
劉備淡淡道:“彭城縣雖然殘破,七八千戶想必是有的,君說土地只有六千頃,是不是隻算了小民,未算大姓啊?”
據劉備暗中瞭解,光是張家,就有土地數百頃。張蔡謝嚴四大姓,合計土地就得兩三千頃。再加上其他中小豪強、鄉里土豪,有土地百頃以上者,不下於數十家。
這彭城縣隱瞞的土地不是小部分,而是大部分!
能夠耕種、出產糧食的土地,不會少於一萬頃。
胡永叩首不已,不敢回答。
劉備擺擺手,下令道:“彭城令胡永,怠政懶政,姑息養奸,著即革職。
命偵司與彭城偵曹掾共同查辦其有無收受賄賂之行、為豪強欺壓百姓魚肉鄉里提供便利之事。
若經查實,依律處置。”
胡永磕頭如搗蒜,頻頻告饒:“大司馬,大司馬,下吏也是迫不得已啊!求大司馬饒命!”
武衛拖死狗般將他拖了下去。
彭城相謝尋也在座,坐立不安,神態驚惶,離席向劉備拜倒,為自己治下不力而謝罪。
劉備道:“此其自作孽,與君無關。然彭城縣度田之事不可耽擱。從事中郎董昭,精明練達,能於政事,特任命為彭城縣令,繼續推進度田試點事宜。裨將軍典韋,忠貞勇武,嫉惡如仇,任命為度田護軍。”
董昭接令,向毛玠道:“茲事體大,劉公委以重任,戰戰兢兢,不敢怠慢。為免壞了劉公大事,懇請面見,接受劉公當面教誨與指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