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四章 鏖戰社津難建功(第1/2頁)
章節報錯
河內,李城。
麴義披頭散髮,聲嘶力竭,吼道:“我尚有精兵數千,尚可一戰!怎能渡河南逃?”
左右苦苦勸之道:“將軍,袁紹、沮授聚兵十萬,行將合圍,再不走,必為所擒!
先至河南,以劉大司馬為依託,仍可捲土重來,再奪河內。”
麴義仍然難以接受強弩營為沮授所破的現實,喃喃道:“河內乃我之根本,怎能棄之?寄人籬下,再無出頭之日。”
左右勸道:“劉玄德原也寄人籬下,終脫離公孫瓚,成為一方諸侯,威震天下。將軍勿憂不能出頭。”
麴義臉上陰晴不定,良久,眸中兇光閃動,道:“我兵少,須得設法增之。”
數日前魯肅勸說麴義在袁紹、沮授匯合之前果斷行動,麴義猶豫不決。
待沮授兵臨州縣城下,袁紹也舉大軍自懷縣來會,麴義被逼到牆角,孤注一擲,出城迎擊袁紹。
袁紹以弩對弩,頂住麴義攻勢,然後以步卒調動麴義陣勢,縱甲騎大破之。麴義軍潰,幸虧魯肅接應,方得以向南退至平皋。
沮授先派張郃攻李城,欲切斷麴義、魯肅南歸之路。
魯肅早有防備,兗州中軍中郎將武周留守李城,伏兵於城下,擊退張郃。
袁紹、沮授追麴義、魯肅於李城。
麴義、魯肅背城作戰,擊退袁紹先鋒。
魯肅向麴義下達最後通牒,今晚魯肅將突圍,自五社津渡河南下。麴義願隨則隨,不願跟隨也由他自決。
麴義跟左右親信商議良久,最終答應一起突圍。
是夜,麴義七千多兵與魯肅一萬多兵,從李城西門蜂擁而出,直奔五社津。
張郃欲阻擊。麴義集合全軍擅弓弩者猛攻之。
一人拼命,十人難擋。
張郃抵擋不住,只得避開。
麴義、魯肅得以透過。
袁紹、沮授銜尾追擊,欲擊潰麴魯兩軍於半渡。
兗州左軍中郎將雷升斷後。
雷升與劉猛、朱樟等差不多同時加入劉備麾下。劉猛、朱樟等為涿郡大俠。雷升則是右北平豪強。
雷升勇猛敢戰,在劉備軍中漸漸站穩腳跟。
典韋初掌摧鋒營(曲級編制),朱樟為副,雷升等為屯將。徐盛、周泰等皆曾任過摧鋒營之屯將。
摧鋒營先編為四曲之軍,雷升升為曲軍侯;又擴編為三部六曲,雷升被提拔為軍司馬,領其中一部。
劉備平呂布後,將雷升提拔為兗州左軍中郎將,轄趙進、柳興、費章三部。
雷升本就是勇猛的性格,在典韋麾下日久,受其影響,將猛之一字更加發揚光大。
短短兩三個月時間,兗州左軍已被染上雷升的風格。
雷升親自率柳興、費章斷後,與文丑、張郃惡戰。
沮授、麴義、顏良、文丑、韓荀、蔣奇、淳于瓊,七人並稱“河朔七雄”,是袁紹麾下七大重將。
麴義反叛,顏良戰死,韓荀敗軍,蔣奇無功,淳于瓊少武,七雄僅剩下沮授、文丑可堪使用。
張郃等漸漸脫穎而出。
文丑勇猛,張郃巧變,兩人奇正結合,節奏忽快忽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