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朱光亞所預料的那般。

全國產氣體交換膜的出現,令整個會議室現場陷入了一種狂喜的氛圍。

別說普通專家了,就連老郭、錢五師這些大佬也都忍不住揮了幾下拳頭。

畢竟.....

氣體交換膜涉及的可是濃縮鈾的提煉呢。

某種意義上來說。

濃縮鈾的重要性和原子彈的理論設計屬於同一個檔次,與非線性的中子運輸方程差不多。

在徐雲穿越來的後世。

哪怕是不考慮核試驗的相關約束條約和鈾礦數量,很多國家也依舊無法提煉出丰度在90%以上的濃縮鈾。

當然了。

上頭這句話指的是全靠自身的工業水平進行的提煉,那種喊爸爸進口裝置的情況不包括在內。

總而言之。

全國產氣體交換膜這個訊息算是給今天的組會注入了一支強心劑,開了個還不錯的好頭。

過了片刻。

一位頭髮花白、眼鏡框架腳處裹著一圈膠布的老專家舉起了手:

“承宗同志,你所說的年底前可以提煉出10千克左右的濃縮鈾...這是預期進度還是實際進度?”

楊承宗微微一怔,不過很快便理解了老專家想表達的意思:

這是在問氣體交換膜的量產情況呢。

畢竟提煉濃縮鈾除了離心機之外,氣體交換膜的數量也是個關鍵因素。

按照楊承宗所說。

這種氣體交換膜需要花費比較高的成本才能生產,那麼它的產能就是個不得不關注的問題了。

好在楊承宗對於氣體擴散膜的相關資料並不算陌生,於是迅速便調整好了狀態:

“這位同志,您的這個問題很有價值,也很關鍵。”

“不過您可以儘管放心,在組織的協調下,我們已經和魔都海軍研究所的同志取得了聯絡。”

“海軍研究所那邊將會用艦船級別的裝置協助我們生產氣體交換膜,如今一週的產量大概有2000多張吧。”

“而年底生產十公斤濃縮鈾所需要的裝置損耗...唔,折算成每週的數值,大概在1400多張左右。”

“所以光是目前氣體交換膜的產能就可以輕鬆負擔濃縮鈾的提煉了,同時我們還和魔海的同志做了個長遠規劃,三個月後氣體交換膜的產能可以擴大到三千張以上。”

聽到魔都海軍研究所這六個字。

發聲的老專家還沒表示,徐雲的臉上便浮現出了一絲明顯的意外。

咦......

居然是他們?

這可是個老熟人了.....

記憶力好的同學應該記得。

在徐雲穿越的現實世界中,華盾生科曾經遭遇過一次裝置危機:

Nutrien公司拒絕再向華盾生科提供FoERdAt632序列的生產線,並將其列入了瓦森納協議的禁運清單中。

那套生產線是‘一個螂滅’的核心生產裝置,缺了它整個產品根本就沒法進行生產。

於是徐雲便親自前往甬城,找到了漢華集團的林振華林廠長,順帶帶著老蘇給他上了趟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