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薛定諤親自提出的量子力學中的一個基本方程,也是量子力學的一個基本假定。

在徐雲穿越來的後世。

很多人將其視為現代物理學中最重要的方程,甚至沒有之一。

與此同時呢。

它也是一個非常複雜線性偏微分方程。

任何原子——只要電子所受的力場可以用有心力場表示,其薛定諤方程都可以分離變數。

因此在幾乎所有情境下。

薛定諤方程都是標準的線性方程。

但有一種情況非常特殊。

那就是當勢場依賴於波函式時,推匯出的薛定諤方程是非線性的。

這種情況在應用領域一般出現在等離子體或者光學方面,算是一種極其少見的情況。

而眼下按照華雲所說。

如果中子運輸方程的?在特定區域發生了變化,這似乎......

還真有可能?

想到這裡。

陸光達便一把拿起華雲帶過來的檔案,認真看了起來。

檔案擺在最上頭的是毛細彼得羅夫反應堆的一張報告,這也是兔子們手上僅有的十多張非冷爆的核反應堆中心資料之一。

不過這張報告倒不是兔子們透過特殊渠道傳回國的,而是毛熊給出的嘉獎:

三年前。

王淦昌在毛熊杜布納聯合原子核研究所任研究員的時候,他從4萬對底片中找到了一個產生反西格馬負超子的事例,這也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發現超子的反粒子。

負超子當時屬於毛熊和海對面都在爭奪的關鍵領域之一,王淦昌的發現讓毛熊在理論物理領域得到了一枚相當有用的棋子。

因此毛熊便把這張圖贈送給了王淦昌老爺子,算是一種獎勵。

當然了。

根據後世解密的一些情況來看,這份獎勵應該是兔子們在經過內部討論後,主動做出的一個選擇。

另外,當時毛熊還給了王淦昌老爺子一個邀請:

只要他改變國籍,就可以永遠留在莫斯科。

不過王老爺子最終還是拒絕了這份邀請,義無反顧的回到了祖國。(這是我查這份報告資料的時候才知道的事兒,所以當初介紹王老爺子的時候沒寫上,那個時代真的啥事兒都能見到這些前輩的影子)

好了。

視線再回到現實。

不過這份檔案上的資料載體並不是很多人以為的黑白影象,而是科學界早期的一種特殊工具:

紙帶。

看紙帶在60、70年代堪稱一種神功,中外都有大量頂尖高手存在,可惜現已幾近失傳。

在看紙帶的過程中,科學家們便會腦補數值模擬的影象來分析紙帶上所記錄的計算資料。

例如當年的曼哈頓計劃。

西伯格和勞倫斯便是看紙帶的專家,在海對面原子彈的研發過程中起到了很關鍵的作用。

隨後陸光達小心的拿起捲紙帶,認真的看了起來:

“編號45242的碰撞記錄,裂變次級中子取各向同性近似......”

“高次中子佔優勢的能區在0.12到0.16,單能強中子源的能級是14Me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