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的鐵騎在火炮面前,根本就成為了一群烏合之眾。

僅僅出擊了三次,便徹底退出了河源之地,不敢再次南下和大明的大軍交戰。

而跟在大明後面的商賈,還有那些民工,也就開始他們的任務。

商賈們把大軍搶來的物資變現,成為軍餉。

他們則是運送這些物資進入關內,一路走一路就銷售出去,變成更多的錢財。

而民工直接在河源之地開始建立營寨,這裡的草原將會成為大明的牧場。

一部分牛羊已經被北伐的大軍變現給了商賈,剩下來的羊羔,則是成為了未來大明牧場的種子。

由戶部還有糧食司的人監管,然後僱傭了一些牧民,至於草原原本的一些牧民。

則是詔安成為了大明人,只要老弱婦女,至於那些粗壯的漢子,都是成為商賈的腳伕。

因為蒙古的貴族已經放棄了他們,而他們自己又不願意跟著這些貴族北逃。

只能是留下來,接受大明的安排。

等到安頓好了這河源之地,還有北地草原之後。

孫傳庭和盧象升這才東進,到了黑山,和崇禎皇帝以及袁崇煥會和。

三路大軍,加起來差不多是三十多萬人,真正的精銳,也就是配備了火炮的一共是十六萬人。

這些都是精兵,訓練了這些年,在關內也是經常參加了平定反賊之亂的將士們。

都是從血雨腥風之中殺出來,嘗過了血腥味道計程車兵。

每一個人,都會有訓練發射火炮的過程,還有訓練佇列等等,差不多成為了現代化的軍隊。

因為工藝的原因,大明並沒有加大力度打造火、銃。

楚風也沒有給崇禎皇帝那種高階的火、銃打造工藝,只是給了他們野、戰、炮,還有迫、擊、炮這兩個。

畢竟相對來說,大明已經擁有了威遠炮、虎樽炮的打造技術,在這個基礎上,打造野、戰、炮應該不成問題。

火、銃在近距離作戰,或者是現代化作戰之中,是非常重要的。

可是在這個時候,在大明的崇禎時期之前,如果能夠來個幾百門火炮,再加上幾百發的炮彈。

這拉到了戰場之上,對方的騎兵根本就衝不過防線的。

現實也的確如此。

多爾袞訓練兩年的正黃旗,本以為可以靠著正黃旗騎兵的掩護,然後保證他們的火炮,可以接近大明的大軍。

卻不想,大明的火炮的射程,遠遠要比他想象的還要遠很多。

真理永遠在火炮的射程之內。

這是楚風以前說過的話。

如今,算是驗證了。

這直搗黃龍的戰爭,楚風等人是看不到了。

在袁崇煥的大軍打敗了多爾袞,放了那差不多三百多發炮彈,整個戰場都是血腥和硝煙瀰漫。

在扶蘇、劉徹以及李世民等人,見識到了幾百門火炮發射出炮彈,覆蓋了整個戰場之後。

楚風就帶著他們,在錦州透過青銅門,回到了各自的時代中。

這青銅門,似乎越發的靈活,也知道卡點了。

“還不夠強。”

嬴政看過了紫荊山之戰以後,說出了這番話。

“仙師,我也看過了那影視裡面的現代戰爭,在我看來,崇禎的火炮,還不夠強大。”

楚風點點頭,回道:“這也是因為那個時候的條件有限,並不能擁有可以打造超強的火炮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