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美此人乃是當年陳友諒的人。

陳友諒自立為帝的時候,胡美就成為了大漢的丞相。

只不過,陳友諒上位的手段實在是太過離心離德,導致部下偷偷離開。

最後在面對朱元璋的時候,是節節敗退。

陳友諒死了以後。

朱元璋想要招降胡美,只不過,胡美有個條件,就是要堅持繼續掌握自己的那些個部下,也就是不放權。

要不是劉伯溫勸說胡美,朱元璋怕是早就動兵強勢奪取了。

正是劉伯溫的勸說,才讓胡美安然地歸降了。

之後的胡美那是屢立戰功。

跟隨徐達一起南征北戰,堪稱是大明後來的一代名將,如今的平章事。

朱元璋之所以用胡美來對付江南的那些個士族,也是這個原因。

胡美早年就在這江南之地,對於江南之地的那些個大大小小計程車族,也是有所耳聞。

再加上後來跟隨陳友諒,成為了大漢的丞相,和江南計程車族肯定是有過交道。

後來,更是坐鎮於長沙。

所以朱元璋就選擇了讓胡美來成為這一次的欽差,平息江南士族的暗中小動作。

這胡美也的確是一個能人。

出到江南的時候,就立即安排人私下裡去收集江南士族以前的那些個罪證。

然後邀請了王逢、戴良、楊維楨、倪瓚、顧瑛、蔡子英、周霆震、葉顒等人。

這些也都是江南士族一直以來鬧得比較厲害計程車族之代表。

自詡為前朝之遺老。

王逢乃是江陰人,年少成名,寫過一些文章和詩句,便成了江南士子裡面的才子。

後來有元朝的大官想要舉薦,讓他出仕。

結果元逢以病推辭了,其實就是覺得這個時候出仕,顯得自己太過於追求名利,怎麼也要來一個三薦三辭。

才可以彰顯自己的才學。

誰知道,後來元朝出現了戰亂,那大官也就沒時間和他玩這種把戲。

最終等到元朝被覆滅,也沒能當上一個大官。

這沒能當官,那自然只有繼續寫詩詞文賦。

倒是真的在這方面專精了。

在江南計程車族之中的聲望也是越來越高。

猶豫這年事已高,是真的沒什麼希望科考,再去當官,只好成為了一個噴子。

把自己當成了前朝遺老,還企圖想要吸引朱元璋這大明皇帝的注意力。

誰知道,朱元璋的心眼兒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