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五十三章 士族(第1/3頁)
章節報錯
朱元璋借用了楚風的話。
那就是發現一個問題,就要解決一個問題。
民生問題無小事。
王朝的治理,關鍵也就是在於人的治理。
王朝的穩定。
關鍵也是在於人的穩定。
看看古往今來,有多少強大的王朝,最後都是毀於一個農民起義?
楚風知道這些帝王其實對於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理解,其實並不深刻。
就算是說出了民為水、君為舟的李世民,其實也不過是說說,喊個口號而已。
他根本就不知道,該如何得民心。
不是一個君聖臣賢的美言,就可以得到天下百姓的民心。
事情是要做出來。
而不是說出來。
朱元璋經過了楚風的指點,以及每一次的畫大餅。
早就被慢慢地洗腦了。
讓百姓過上好日子,把權力一層一層劃分下去,沒有一手遮天的權臣。
朝堂自然會穩定,王朝自然會很好地發展。
等到下一代,開始把朝堂之上的皇權和官員的權力做一個平衡。
要是能夠達到有一個王朝,用九大卿的方式來統治王朝。
皇權成為一種象徵。
也能夠保證這個王朝會一直延續下去。
最關鍵的,自然是在於疆土,在於人口,在於日不落王朝。
所以對於槽幫的處理方式。
自然是自下而上,牽連了一部分人。
該降職的降職,該受處罰的直接接受處罰,該抄家的,直接抄家,該砍頭的,拉到刑場砍頭。
絕對不含糊。
一切的判決也都是依照大明的律法行事,而不是他朱元璋一口決斷。
這樣做的結果。
就是身為中書省員外郎的開濟,也得到了處罰。
因為縱容族兄貪墨,其本身也受賄,並且還向上行賄,直接就罷免了官職,永不錄用。
至於他的族兄,直接去西山挖煤了。
一個知府,貪墨了三千萬。
有些寶鈔都已經爛了,還放在地窖裡面。
府中嬌妻美妾一百多人,還有自家的歌姬和班子隊,傭人都已經超過了王府的規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