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創業(第1/2頁)
章節報錯
姑娘走後,林玉還站在原地回想著她的名字,她叫“曉薈”她姓“曉”嗎?是哪個“xiao”呢?他又想,一般熟絡的朋友之間只叫名字,而且“曉薈”確實像沒帶姓的名字,那麼她到底姓什麼呢?但也有一種可能她姓“薈”,朋友們叫她“小薈”也說得通,林玉想來想去,自言自語地念叨著,好像魔怔了一樣。
過了很久林玉又一驚一乍地叫道:“忘記留聯絡方式了。”緊接著不免又是一番後悔、惋惜,這麼大的事情怎麼能忘記呢,以後要想再見怎麼辦。但是林玉今天見到她的興奮感讓他感到很樂觀,之前名字什麼都不知道,現在知道了她是財經大學的學生,連她叫“曉薈”都知道了,已經知道了這麼多資訊再見面肯定不是什麼難事。
事後證明林玉過於樂觀了,他試著回大學城找了好幾次也沒有找到這個叫“曉薈”的姑娘,她就像流星一樣消失了,沒有留下一點痕跡,可是她給他留下的印象是那樣的光彩照人、絢麗奪目。
林玉內心被激起的漣漪漸漸平復、冷淡、消沉,生活的激情也淡了,話變少了,常常一個人坐著發呆,就像冬天早上早起上班剛到辦公室時還哈欠連連的狀態。
一系列的改變對林玉來說也完全不是壞事,辦公室剛來的好幾個文員實習生被他迷得神魂顛倒,說他冷冷的、憂鬱的樣子加上他四十五度仰望天空真是帥呆了。
因此林玉成天被一群實習生圍繞著,耳邊嘰嘰喳喳,小女生特有的高頻率聲音直吵得他心煩意亂,即使如此他也沒有心思跟她們計較,對她們總是有一搭沒一搭地應付著,這就加深了小女生們對他的好感,說他這麼一個大領導親切隨和、好相處。反正都是意想不到的效果。
說到韓婧,大半年的時間,林玉和她朝夕相處、如膠似漆、形影不離,林玉除了上班就是韓婧,王綺離職之後就斷了聯絡,就連張強和徐亮也沒再見過了,電話沒打過、微信沒發過,一切聯絡都斷了。
林玉的生活就這樣的簡單,但是很富足,有體面的工作,吃好住好,開好車,穿名牌,萬事不需為錢發愁,這樣的日子是多少年輕人夢寐以求的,可是他越來越覺得枯燥、無聊、難以忍受。
網路段子說:錢能解決人生百分之九十的困難,剩下的百分之十要用更多的錢解決。林玉現在認為寫下這個段子的人根本就不是一個有錢人,他不懂有錢人的痛苦。
他還看過一個對搜狐董事局主席張朝陽的採訪,張朝陽說他成了一個有錢人依然很痛苦。人家拿張朝陽的話當笑話看,但是林玉卻深有體會,他能理解張朝陽的痛苦,即使他不能像張朝陽那樣有錢,也一樣感同身受。
說到底人生痛苦也就是不能心想事成、為所欲為,或者像佛經上說的更具體全面一些——生、老、病、死、求不得、愛別離、怨憎會、五陰盛。這些都是神仙也難解的問題,林玉也沒有辦法,只能自己承受。
林玉從眾多的痛苦之中看到了一絲希望,他想也許從張強和徐亮那裡可以獲得一些小小的、暫時的快樂也說不定。
林玉過上體面的生活之後,覺得之前活得太寒酸、磕磣、不可見人,張強和徐亮也是寒酸、磕磣、不可見人的一部分,就故意和他們斷了關係也斷了聯絡,張強和徐亮也不瞭解林玉具體怎麼樣了,只知道他找到了新工作就從他們的合租房搬出去了,後來怎樣就不知道了,畢竟他們每天都要為工作從早忙到晚,哪有多餘的心思和時間去關心別人的事情。要為此就說他們人情淡泊也不合適,畢竟生活在這個城市裡的有幾個人不是如此?
當林玉打電話給徐亮說他要去看他們時,徐亮說他和張強今天正好不上班都在,林玉於是就坐地鐵過去了。
林玉本想開法拉利過去炫耀的,但事不趕巧,這天法拉利被開去保養了,三天之後才能取車,那輛輝騰也因為時間長沒開保險過期,一時半刻上不了路了。
當林玉孤身一人,風塵僕僕的樣子出現在張強和徐亮面前的時候他倆都有些許驚訝,一來他們確實太長時間沒見了,二來也是沒想到林玉竟然淪落到坐地鐵了,他們可是見識過林玉的大眾輝騰的,要知道此刻張強和徐亮也買了車,不過是一輛二手面包車,這車是他倆合夥買的。
麵包車車身坑坑巴巴,有好幾處漆皮脫落好像牛皮癬一樣,有些磕磣,不難看出這輛車命運坎坷,曾經大大小小的交通事故經歷過許多,車底盤還滴著黑乎乎的機油。
沒有一副好皮囊,興許會有不錯的內在呢!對於這輛二手面包車也是不用奢求了,車門一開迎面就是一股令人作嘔的汽油味,車底板黑乎乎一片,好幾塊鐵皮錯落疊在一起,踩上去咯吱作響,僅能防止車裡的人不會在行駛的中途掉下去。儀表板上的儀表也大多失靈,座椅也都有不同程度的破損,副駕駛座椅尤其嚴重,裡面的海綿都漏了出來一大塊,耷拉著,並且開始發黃甚至變黑,駕駛座有個座椅套,保護的好一些,這應該是司機對自己的優待。
幸好這輛車還有四個輪子和方向盤,使它還能受控制向前走。
要不是張強和徐亮說這是他們買的二手車,林玉都以為他們做上了收廢品生意。
當然林玉成天和輝騰、法拉利打交道,普通車已然看不上,更何況這這樣一輛二手車,在他看來這車早該拉去報廢了。
這樣的車自然三天一小修五天一大修,買車一共不到兩萬塊錢,這要是認真修一下都不止這個錢,張強和徐亮也算被逼得找到了辦法,他們修車都是去附近的鄉下小鎮,人工費便宜不說,那裡的修車的零件都是從報廢車上拆下來的也相當於打了好幾折。
“你倆這車真夠拉風的。”林玉嘲諷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