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六成利潤(第2/2頁)
章節報錯
只因為相比較人力配送成本,無人機配送的成本會更低。
拿【亞馬遜】的配送成本來說吧。
其每單的配送成本平均為28美元,如果大幅度採用無人機送貨,配送成本將降至每件約1美元的最低水平。
也就是說,最低能減少一倍的配送成本,最高能減少七倍的配送成本。
平均下來,也能減少三四倍的配送成本。
這樣明顯的收益對比,哪個企業都會算賬。
畢竟採用無人機的話,企業不用考慮人文關懷的事情,不用繳納五險一金,無人機也不會生病,不會請假,不會抱怨,不會罷工,額,也不是不會罷工,壞了也會罷工,但壞了可以修,不行還能直接換,對企業來說,就真的輕鬆很多了。
而且時效性,便利性是肉眼可見的高。
就拿快遞來說吧。
因為快遞員不可能24小時都給你送貨上門,也不可能隨叫隨到地幫你去收件。
而你也沒辦法一直保證在快遞員給你送貨的時間點,你就一定在家裡。
所以就有了快遞站點和代收站點的出現。
只是這樣一來的話,有些人就會不滿意了,因為有些快遞員為了圖方便,都是一股腦丟快遞站,然後發條簡訊。當然也有快遞員跟使用者談好了放快遞站,結果放好之後,隔一段時間,使用者又變卦,強烈要求快遞又送貨上門的事情,還有快遞站的管理也是很鬆懈,時不時出現丟快遞的現象,這讓使用者的體驗感很差。
但現在有了成熟的無人機送貨的話,那麼就可以直接無人機送貨上門了。
全程影片採集,整個過程完全可以追朔,也不用擔心那些狗屁倒肚的事情發生。
而使用者的體驗感也將獲得極大的提高。
快遞企業是有很強烈的動力去推廣無人機的。
但【超群集團】卻不允許。
【超群集團】透過利潤的分配方式和在無人機配送技術上的話語權,推高了無人機的配送費。
這最大的目的不用說,肯定是為了保證就業,保護了騎手,快遞員等靈活就業人士的工作崗位,不會在新技術的衝擊下,短時間內出現大規模失業的情況。
這種影響其實是很嚴重的。
可以參考某些情況,比如說國內已經是退燒藥的最大生產國,年產量幾千噸那種,但突然放開之下,別說病床了,就連病藥都搶不到。
如果有突然的大規模失業出現,帶來的後果肯定會比搶藥的情況要嚴重。
畢竟穩定的前提是要有飯吃,要是連飯都吃不了,房租房貸都交不了,孩子奶粉也買不起,那後面的事情就很難說了。
從無人機配送中獲利的既得利益者是不會在乎這些事情的。
反正他們有錢賺,有飯吃,生活過的好好的。
但【超群集團】卻不能不考慮這些,所以【超群集團】強制定高了配送費。
這可以讓社會有足夠的時間,來對這些就業崗位慢慢進行消化。
不過無人機配送費變高,這樣一來的話,那些購買無人機,掏錢獲得【候鳥平臺】授權,進入【無人機配送】領域的快遞企業,外賣企業,就不得不面臨訂單不足,無法有效覆蓋成本,進而導致虧損的情況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