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戰隼、獵鷹(第1/2頁)
章節報錯
只是相對於個人,企業的抗風險能力會強一些。
那麼【超群集團】的選擇就很明確了。
還是苦一苦企業吧。
這些相關的企業都會算賬。
虧損只是暫時的。
等無人機能全面鋪開的時候,那麼就能進入盈利階段了。
現在的虧損,以後都能賺回來。
而且,只要不是一個瞎子,都能看出來了,無人機物流是未來的趨勢。
違反趨勢,只會容易被市場所淘汰。
所以,就算【無人機配送】在【超群集團】的操控下,還無法盈利,但為了著眼於未來,就算再虧,他們也要跟上的。
當然,只要是一個有野心的企業,就不會甘心受制於人。
【麗團】、【順風】、【淘寶外賣】、【京棟】這些企業雖然掏錢加入了【超群集團】建立的【候鳥平臺】,但是它們背地裡,肯定會繼續研究自家企業的無人機配送技術。
這是應有之義。
【超群集團】沒想過阻止,也阻止不了。
反正企業投入資金進行研究,也能增加一些就業崗位。
【超群集團】在人工智慧這一塊有著絕對的優勢,自然不怕後來者的競爭。
在科研這一塊,其實【超群集團】的投入並不比其他大公司低。
雖然說【超群集團】很多重點技術都是由吳思源從其他世界獲得,只是假借幾家核心研究所的名義對外發布。
但在這幾家高度機密的核心研究所之外,【超群集團】建立的各個研究機構數量也是十分之可觀的,招募的博士,碩士成員也不在少數,並且從來都是捨得大價錢投入的。
在科研界,一定程度上,錢和科研成果,是可以掛鉤的。
有錢不一定有科研成果。
但沒錢投入,就一定沒有科研成果。
【超群集團】從成立之初就一直在科研裡面砸錢,不僅內部砸錢,外部還搞了一個【高校科研基金】。
雖然成立時間短,但是科研成果卻是到了井噴的狀態,目前申請專利的數量和質量,已經在追上老牌大企了。
言歸正傳。
黃育平剛應付完那些企業,並定下了一些基本原則之後。
當局和軍方的人一起過來了,而且來的人分量都不輕。
軍方主要是為無人機的配送技術而來。
而當局的目的還不止這些,還為了【超群集團】宣佈的一萬億元投資的事情而來。
如果這一萬億元是【超群集團】自己投資的也就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