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就說過這成本的問題了。

但天上人的磁場共振無線充電技術,可以低成本實現遠距離電力傳輸。

無論是磁場共振電樁的建設,還是後期的維護,成本都遠低於電網。

一旦推廣開來,最直觀的影響,就是電力價格將會持續下降。

目前國內燃煤的發電成本,大概在3毛5到4毛多,這還是華國多煤,燃煤成本相對低

發電成本三四毛,然後賣給電網是五六毛,而最後落到使用者身上,就在7毛以上了。

工業用電和商業用電的價格會更高。

但磁場共振電樁在全國推開之後,沙漠裡面的太陽能發出來的電能夠傳出來,那電價成本能下降百分之五十以上。

隨著時間推移,電價成本還能進一步降低。

國內電價成本下降,將會對經濟有立竿見影的刺激作用,可以說是極大的利好。

一些耗電量的企業,如鋼鐵行業,電解鋁行業,電鍍行業,晶片生產行業,成本將會大大降低,最少能降低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百分之十幾都有可能。

這些產業都是微利產業,都是靠走量獲利。

這麼高的成本下降,能讓他們的利潤直接爆炸。

當然,這種暴利不會長久,無形的市場之手會自己調解的。

但這種下降的成本會在整個產業鏈上進行傳導,最終帶來的結果就是產品成本降低,利潤提高,競爭力增強。

另外,電價的下降也會導致之前很多無利可圖的產品,現在變得有利可圖。

比如說吳思源之前就一直心心念唸的垂直農業。

垂直農業,或者更具體一點說垂直農場,它的外形呈圓柱體,各樓層像籌碼一樣堆疊著。

每層樓都是一片農地,並且有複雜的灌溉系統。

所有農作物都會在受控制的環境下生長,並使用電子眼檢驗是否成熟,全年可以365天不間斷地種植、收割。

它的優點和缺點都很突出。

優點是生產的為有機農產品,健康有保障,室內農場種植的過程中,可以有效控制蟲害,得以不使用農藥,農作物可以有機生長。

其次,運輸成本可以大大降低,城市居民可以就地【取菜】,源頭可追溯。

另外,在管理上也很方便,由於是集中化生產,在農業汙染處理上可以更加集中而效率的處理,裝置搞的好的話還能實現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傳統農業使用的耕地很可能需要退耕還林,而垂直農業則不存在這樣的問題。退耕還林是為了對抗全球變暖,透過這一過程,遭到砍伐的林區可以迴歸到原始狀態,再次長滿植物,供各種動物棲居,同時減少大氣中的二氧化碳,併為娛樂業和旅遊業提供美麗的景緻。

當然,垂直農業的缺點也很明顯。

一是投入成本大,牽涉到建築設計、工程安排、農業操作、農藝規劃等多個環節。

二是技術及管理人員素質都要求較高。

三是耗電較大,垂直農場比之傳統的溫室栽培是需要更大的電能輸入的,經濟成本很大。

垂直農業的電力成本是傳統農場的的六到七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