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城的話,也被王弘毅這邊軍隊層出不窮的攻城器械給攻破。

終於,西益州兩個藩鎮,一個戰死,一個投降。

垂正十三年四月,王弘毅佔領整個西益州。

他一邊派出文官穩定秩序,一邊派出丁虎臣為平蠻大將軍,用八旗制度,對付西益州三十萬的山間族。

丁虎臣極得王弘毅信任。

他是王遵之留給王弘毅二百精騎,也就是所謂的黑衣衛的主將。

所以王弘毅從王遵之手裡接過這二百精騎的時候,他手頭也培育出了一支精銳的騎兵,不過王弘毅還是將這支騎兵主將的位置給了丁虎臣。

《劍來》

原因很簡單。

在王弘毅的前世記憶裡,丁虎臣是一名忠臣,蒙王遵之這位老帥大恩,要護衛少主。

王弘毅前世眾叛親離,但丁虎臣依舊不離不棄,在最後關頭,還企業拯救王弘毅,但是下面許令兵變,殺了主將。

因為有這樣的事情在,所以王弘毅這一世十分信任丁虎臣。

平蠻將軍這麼重要的一個崗位,也是交給了丁虎臣。

丁虎臣無怨無悔,接過任務之後,對王弘毅保證就算是死,也一定會解決山間族這個心腹大患。

王弘毅大為感激,親手扶起丁虎臣,道,解決山間族雖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丁虎臣的生死安危。

王弘毅囑咐丁虎臣要保重好身體,來日,他是要對丁虎臣論功行賞的。

丁虎臣尤是感動得老淚縱橫。

哦,對了,關於前世背叛了丁虎臣的許令。

這一世經常被王弘毅藉著賞識的名義,派去執行了最危險的任務。

幾次之後,便戰死沙場。

整個過程,毫無煙火氣,也沒人看出王弘毅的盤算,許令就這樣死掉了。

大家都覺得正常。

所謂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自古以來,打仗之後,又有多少人能活著歸鄉呢?

王弘毅打下西益州之後,沒有停留,而是馬不停蹄,繼續兵發龍劍州。

龍劍有武都,漢中,南郊,成陽四郡,包括錦竹關,劍閣,陽平關。

不過錦竹關,劍閣,陽平關雖然是關卡,卻無腹心。

王弘毅大軍所至,南郊,成陽二郡幾乎是一繳而定,幾乎是沒有費多大的功夫。

當然,這其中很大一個原因是,王弘毅發兵三萬攻克西益州,卻幾乎沒有多大損失,這被龍劍的某些人看在了眼裡,所以王弘毅大軍過去,他們就掛印投降了。

倒是漢中郡和武都郡需要多費點心思。

武都郡是強藩。

而漢中郡,有【漢家發祥地】之美譽,因為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南北交通要道,所以一直是兵家必爭之地。

王弘毅發跡太快,引起了秦地很多強藩的恐慌。

他們都派出兵馬,齊聚漢中,協助當地藩鎮,抗擊王弘毅的兵鋒。

這是王弘毅前世和原著都沒有遇到的情況。

只能說是蝴蝶效應了。

王弘毅在這裡打得也是最辛苦的,血戰不休,付出了極大的代價,才將這些強藩的兵馬打退出漢中郡,徹底統一了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