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吳思源的目的(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也意味著,天竺成為【大米】全球最大的單一市場。
天竺國的市場,對於【大米手機】的重要性越來越大,投入也就越來越大。
而國內的其他手機廠商,在看到【大米】的戰績之後,也紛紛出海,大戰天竺!
相應的,天竺國對這些跨海而來的企業要求也越來越高。
天竺提出了【天竺製造】,透過關稅,逼迫這些手機廠商,不得不將其配套產業複製到天竺國。
這其實是在幫助天竺國建立相關的產業鏈,就如同華國當年做的事情一樣。
誰都是心知肚明。
無論是天竺國,還是這些投資的廠商。
天竺國和華國都是拿自身龐大的市場做誘餌,就像一個有毒的蘋果,讓你不得不吃。
你不吃,就會餓死。
但你吃了,沒那麼快死,說不定還不會死。
如果你是企業,也很容易做出跟手機廠商們一樣的選擇。
站在企業的角度來看,這無可厚非。
畢竟我需要發展,不然我就會落後,馬太效應下,會越來越涼涼。
但站在更高的角度上來看,尤其是華國和天竺國有著歷史矛盾存在,且天竺國還很敵視華國的情況下,這種幫助天竺國建立相關產業鏈的行為,就是【資敵】。
但資本為了利益鋌而走險,狠起來,連絞死自己的繩索都會賣,何況只是【資敵】!
吳思源認為,僅僅是他個人認為,國家層面,也是不希望國內的公司去到天竺國幫助其建立產業鏈,最後又反過來跟自己競爭的行為。
只是這種話說不出口而已。
吳思源自認已經超出了一般的資本家範疇,而【超群集團】也有足夠的影響力,可以來制止或者延緩這種產業鏈轉移的行為。
當然,吳思源也有自己別的心思存在。
他近來發現,自己獲取影響力的效率,是越來越慢。
明明他做了很多事情,甚至不惜拿出了以【二元結構石墨烯薄膜技術】為核心的整套環保處理手藝給國家,按理說,收穫的影響力能量應該不會太少。
但實際上,吳思源發現最終收穫的影響力能量,達不到他設想的結果。
這可不行。
影響力能量可是跟他的穿越之旅息息相關的。
所以,吳思源不得不改變以往的方式,另想一些方法,看能不能提升收割影響力能量的效率。
這次的盜竊事件,其實就是吳思源用來借題發揮的【火】。
他早就做好了謀算,要把這團火,燒的越來越旺,鬧得越來越大!
所以,就算天竺國有降低熱度的打算,吳思源也是不會讓它如願的。
追書神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