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群集團】雖然沒有對外公開其反制措施,但是這個世界上沒有不透風的牆。

隨著【超群集團】的行動,很快,市面上就有了相關的訊息。

原來,【超群集團】對國內跟其有合作的公司,都下了通牒。

如果要跟【超群集團】繼續合作,那麼就不允許對天竺國進行投資。

如果已在天竺國有了投資,那麼必須在一年之內撤出來。

否則的話,【超群集團】將會視情況選擇終止合作或者暫停合作。

其實市面上的這個訊息並不真實。

準確來說,這個訊息只是說對了一部分。

【超群集團】是對國內的企業下了【二選一】的通牒,嗯,一如電商平臺對那些企業做的事情一樣。

不過呢,【超群集團】是有針對性的,只對國內的電子元器件等相對高科技的企業,下了【二選一】的通牒。

是的,通俗一點講,【超群集團】打擊的,就是手機行業在天竺國的投資。

從2014年開始,國內的手機公司就扎推出海,而天竺國是它們選擇的一個重點國際市場。

之所以這樣做,一方面是響應國家的【走出去戰略】,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國內的手機市場廝殺激烈,已經衝藍海變成紅海,從增量市場變成存量市場。

什麼意思呢?

增量市場就是,去年手機銷量有一億臺,今年手機銷量有兩億臺,市場增量一億臺手機的銷量,這就能讓手機企業活的很不錯。

但是,去年手機銷量有十億臺,今年還是十億臺,甚至掉到了九億臺,這樣一來,手機企業的壓力就會特別大,想要獲得增長,就只能耗費更大的精力,去其他手機企業那裡搶食吃。

因為資本的壓力會逼著企業不斷擴張,不然企業不會死亡,但是會慢慢沒落。

當年的【搜狐】、【新浪】、【雅虎】如日中天。

但現在卻是【企鵝】、【亞里】的時代,【雅虎】更是完全沒有存在感。

所以企業要生存,必須不斷擴張,不斷增長,這是其內生動力決定的。

不過像這些手機企業要想持續獲得增長,除了去搶其他手機企業的份額,另一個就是開拓國際市場了。

天竺,有十幾億人,這是一個廣闊無比的市場,一下子就吸引了國內打成了翔的手機企業的目光。

其中,【大米手機】是積極的。

因為【大米手機】主打價效比,而天竺國的gdp不高,也就是說人均收入低,對商品追求的是物美價廉,而【大米】的【赤米手機系列】,完美地貼合了這個市場。

【大米手機】可以說,無比重視天竺市場,投入了重金。

在2014年,【大米】進入了天竺國市場,同年10月,【大米】在天竺國的銷量突破50萬部。

2015年,【大米】在天竺國首都新德里舉辦了第一場海外大型釋出會,釋出售價為12999盧布的【大米4i】。

2016年3月,【大米】在天竺國市場推出了【紅米3】,這款手機引爆了天竺市場,截止至當年9月份,【紅米3】一共賣出了230萬部,平均每7秒賣出一部。

同年12月,【大米】在天竺的份額漲到了10.7%,市場份額排名第二,營收10億美元,第一次在天竺國實現了盈利。

到了2017年第四季度的時候,【大米】在天竺國的銷量首次佔到了榜首位置。

2018年,【大米】天竺市場份額排名第一,年出貨量達到4100萬部,營收近229.7億元。

2019年第三季度,【大米】在天竺賣出了1260萬部手機,同一時期,在國內只賣出了970萬部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