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差核電池也被叫做“放射性同位素溫差發電器”,它是同位素放射出的載能粒子直接轉變為電能的裝置,是由一些效能優異的半導體材料製成,將這些材料串聯起來組成,再加上一個合適的熱源和換能器,在熱源和換能器之間形成溫差才可發電。

溫差發電的原理是熱電轉換效應,該效應於1821年由德國科學家塞貝克發現,因此也被稱為塞貝克效應——由兩種材料組成的迴路,當接點溫度不同時,電路中會產生電流。

只不過,現實世界溫差發電的效率比較低,不同的半導體材料不太一樣,效率在3%~10%吧。

而火星上的這個“放射性同位素溫差發電器”的溫差發電效率則達到了28%!

是現實世界的四五倍!

這種轉化效率已經達到商業化的標準了,有很多的應用場景。

吳思源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利用汽車的尾氣廢熱進行溫差發電,轉化成電能,這將有效降低新能源車的電耗。

而【超群集團】藉助這【溫差發電】技術還有上面說的耐熱材料,也能殺入造車的領域。

汽車行業對經濟的影響力,可比手機行業要大多了。

它是工業金字塔尖上的皇冠,汽車製造業更是我國國民經濟戰略性支柱產業。

而在消費這個國內重要的經濟大迴圈中,汽車類消費佔整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超過十分之一,佔gdp比重超過4%。

當然,這僅包含汽車消費,還未算前述的生產製造,以及汽車業拉動的鋼鐵鋁業、橡膠、石油化工、智慧晶片、新能源……如果涵蓋上下游產業,某種程度上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汽車產業對我國經濟的貢獻和推動將會更大,這一比例粗略估算可能在15%左右。

在2020年,中國汽車產銷分別達到2522.5萬輛和2531.1萬輛!

吳思源光是想想,都心動不已。

不過溫差發電的核心在熱電材料上。

熱電材料的熱電優值決定熱電轉化效率。

兜兜轉轉,還是跟材料有關。

而材料的配方,在地球。

得!

這個世界的先進技術有很多。

但都要吳思源前往地球尋找。

吳思源心念一動,棲息艙的外放音響裡面傳出來【四臂金剛】聲音,“主人,按照您的意願,火星上的監控衛星訊號已經被遮蔽,它將無法觀測到你在火星上的行為。”

“那就好!我們也該離開!等待我們的美國英雄回來!”吳思源點頭,說道。

“我相信他們一定會大吃一驚的!”【四臂金剛】回道。

“呵呵……”吳思源笑笑不語,他拿走棲息艙裡面的先進裝置,包括氧合機,以及同位素電池,穿上火星宇航員服,走出了棲息艙,從【神農角空間】裡面召喚出了【四臂金剛】的本體——基地車。

吳思源坐上基地車。

基地車自動行駛,往3200公里外的地方而去。

那裡,有一臺美國國家航天航空局為了四年之後的火星登陸,提前發射的mav!

(感謝竹杖蓑雨的打賞。)

追書神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