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實說,火星上的好東西還真不少。

比如說棲息艙裡面,吳思源使用的氧合機,或者說製氧機。

氧合機,又叫做二氧化碳吸收器,只有擁有足夠的能量,就可以將二氧化碳不斷轉化為氧氣和一氧化碳,是載人航空,太空探索,星際殖民必不可少的一種機器。

在吳思源所在的現實世界裡也有這樣的產品。

&noxie,也就是——火星氧氣資源利用實驗裝置!

&noxie只有烤麵包機大小,可以採集火星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在內部進行處理後,釋放一氧化碳和氧氣,整個轉換過程大約在800℃的環境下進行。

&noxie全身都由耐熱材料製成,並且塗有一層隔熱塗料,可以有效隔絕熱量。

不過效率很感人。

&noxie預熱工作了2個小時,期間釋放了1個小時的氧氣,產生的氧氣量大約為5.4g,足夠讓宇航員呼吸10分鐘。

&noxie不是一點半點。

&noxie相差無幾,但在電力充足的情況下,可以源源不斷地將人類透過呼吸作用產生的二氧化碳同步轉化為氧氣和一氧化碳,而一氧化碳可以回收再利用,其同步轉換效率高達百分之八十以上。

更別說這臺製氧機使用的耐熱材料,可以在超過2100℃的環境下執行。

這種材料要是拿到現實世界的話,很多行業都要變天了。

比如說發動機行業。

國內的發動機行業落後在哪一塊?

還不是材料這一塊!

當然,吳思源沒辦法從一塊材料就能推匯出它的冶金配方。

所以吳思源想要獲得這種耐熱材料的配方,還是得從這個世界的地球上獲得。

除此之外,火星上的好東西還有rtg!

rtg,放射性同位素核電池。

“放射性同位素電池”簡稱同位素電池,利用放射性衰變的熱量進行溫差發電。

放射性同位素電池的熱源是放射性同位素。

它們在蛻變過程中會不斷以具有熱能的射線的形式,向外放出比一般物質大得多的能量。這種很大的能量有兩個令人喜愛的特點。

一是蛻變時放出的能量大小、速度,不受外界環境中的溫度、化學反應、壓力、電磁場的影響,因此,核電池以抗干擾性強和工作準確可靠而著稱。

另一個特點是蛻變時間很長,這決定了放射性同位素電池可長期使用。

由於火星表面晝夜溫差極大、一般化學電池無法工作,太陽能電池又無法用於深空,放射性同位素熱電機可謂是深空探測中理想的能源。

&ndv中,用來解決燃料生成過程中的能量問題,但是一旦來到火星,馬克他們就將其埋了起來,還特意在上面插了個小旗子,提醒他們不要靠近。

因為這同位素電池裡面的東西一般是鈽238。

鈽本身劇毒,如果損壞破裂,周邊的人都要領便當。

“放射性同位素電池”中運用的比較廣的是溫差式核電池。

火星上的這一個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