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特許經營模式(第2/3頁)
章節報錯
“還行。”對於蘇世賢引以自傲的成績,吳思源給出評價道。
蘇世賢頓時就有點焉了。
吳思源沒有顧及蘇世賢的臉面,而是直接道,“【小鮮肉】的門店數量還是有點少了。”
“蘇總,【小鮮肉】的品類結構裡,豬肉佔比是多少?”吳思源問。
“……額……”蘇世賢想了一下,才給出一個不是很確定的資料,“大概在百分之四十左右。”
這一點蘇世賢就比不上關學列了。
吳思源搖搖頭,心念一動,【四臂金剛】就從海量的資料裡,計算出一個準確的數值,傳輸到吳思源的腦海裡,“準確來說,是百分之四十二點三八。”
“是。”蘇世賢臉色難看,悻悻地說道。
不過吳思源也沒有怪他的意思,畢竟蘇世賢又不是專管【小鮮肉】這個品牌的,站在他這個層級的高管,平時更多考慮的是戰略上的問題。
蘇世賢能知道這個資料,已經足夠證明他稱職了。
畢竟關學列他不一樣。
吳思源頓了一下,道,“那你知道【小鮮肉】每年豬肉的消耗量是多少嗎?”
“這個我知道。吳董,去年【小鮮肉】售賣出去的豬肉是21.58萬噸。”蘇世賢連忙回道。
這個資料跟吳思源得到的資料相差無幾。
吳思源意外地看了蘇世賢一眼,然後點點頭,輕嗯一聲,轉頭又問關學列,道,“關總,去年我們集團投放到市場的豬肉,數量有多少?”
蘇世賢楞了一下,略一思考,便回道,“吳董,去年我們農牧業事業部,對外銷售的豬肉是70.55萬噸。其中22.55萬噸豬肉(部分豬肉變質被處理掉了)以9.5元/斤(2018年前幾個月的豬肉價格一直在跌,最低跌破6元/斤,9.5元/斤的價格是被非洲豬瘟爆發的那幾個月豬價給拉昇起來)的平均價格出售給關總負責的【小鮮肉】公司,剩下的48萬噸豬肉,以11.3元/斤的均價對外出售。”
“不考慮其他隱形成本還有運輸成本的話,這兩單豬肉出售,總計為農牧業事業部帶來90.6億元的毛利。”關學列面無表情地說道。
當然,如果要計算其他成本的話,去年農牧業事業部不但沒賺,虧損就海了去!
蘇世賢聽了咂舌不已,既為關學列對各項資料的熟悉驚訝不已,也為養豬的利潤之高感到震撼,雖然他賣豬的毛利也不會比人家的差!
這時候,吳思源轉過頭,望向蘇世賢,道,“蘇總,聽到了嗎?”
“嗯。哦!聽到了,吳董。”蘇世賢還是有點迷茫。
“知道關鍵的問題在哪裡嗎?”吳思源問。
蘇世賢皺著眉頭想了一下,還是苦笑著搖了搖頭。
“在於數量。【小鮮肉】的門店數量相對還是太少了,連集團三分之一豬肉產量的三分之一都銷售不了。”吳思源直接點明說道,“歸根原因,還是門店數量少,覆蓋範圍小。”
“蘇總,我預計再過幾個月,可能是兩三個月,可能是三五個月,最遲不會超過八個月,豬肉價格就會迎來暴漲。如何利用這段時間,儘可能地增加【小鮮肉】的門店數量,擴大【小鮮肉】的覆蓋範圍,這是你要著重考慮的問題。”吳思源語氣凝重地說道。
“是,吳董!我一定全力以赴!”蘇世賢渾身一緊,道。
“你打算怎麼做?”吳思源追問道。
“吳董,我們部門早有相關的備案,新店選址計劃都有幾套。所以您放心,終端零售事業部一定不會拖集團的後退,會跟其他兄弟部門一起,打好這次的豬肉戰役!”蘇世賢言之切切地說道,一副信誓旦旦的樣子,話鋒一轉,蘇世賢臉色又是一變,然後道,“不過,吳總,門店擴張需要資金,我們部門預算不足,所以需要集團總部批一筆資金支援。”
因為是直營店鋪,【小鮮肉】的門店不需要繳納什麼廣告費,加盟費,還有保證金這類的。
但因為門店必須靠近中高階社群,所以門店租金和裝讓費都不菲,平均算下來,開設一家新的【小鮮肉】門店在12萬元45萬元之間不等。
看吳思源的態勢,幾百家門店肯定是滿足不了他的胃口的,但如果是上千家,幾千家門店,這最少又是幾億元,十幾億元,幾十億元的支出。
蘇世賢這時候哪裡找的出這筆錢!
去年終端零售事業部賺到的錢,基本都用來支援幾個零售品牌的擴張,沒有多少剩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