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規則變了。

當補貼無法成為脅迫商家成為獨家使用者,以此來構築外賣企業的護城河的時候,補貼就失去了意義。

【麗團外賣】和【飛俠外賣】可以像看猴子一樣,看著【吃了麼】不斷燒錢培育市場,直到最後燒不動,再輕鬆就把這些市場搶了過去。

【吃了麼】已經沒必要繼續投入補貼了。

再弄下去,也只是給別人做嫁妝而已。

不過最重要的一點是,【吃了麼】也沒有足夠的錢進行補貼大戰了。

一個多月的時間,【吃了麼】燒掉了60多億元。

之前融資而來的12.5億美元,燒得只剩下不到20億元。

燒了那麼多錢,但又燒不出一個結果。

來自【阿里】的耐心也越來越低。

他們認為,是【吃了麼】的管理層有問題,做爛了【吃了麼】這個牌子。

而本地生活這一領域對於【阿里】來說又很重要,【阿里】不可能輕易放棄。

【阿里】的人已經開始動了起來,他們聯絡【吃了麼】的其他投資人,打算【換帥】,親自下場進行搏鬥了。

換句來說,【阿里】打算徹底吃掉【吃了麼】,將【吃了麼】徹底納入【阿里】的企業矩陣之中。

就跟他們在另一個時空的所作所為也是一致的。

【阿里】之所以對【吃了麼】情有獨鍾,是因為【吃了麼】是其生態閉環中的一顆至關重要的棋子,是為了實現了其佈局線下生活服務平臺的戰略。

【阿里】選擇【吃了麼】是想透過其在本地生活服務已經建立的地位和優勢,和其自身本擁有的【口碑】app相結合,組成一體化的本地生活服務商,線上與線下本地配送服務相結合,為其擴大生態圈做進一步推動。

另外,【吃了麼】成熟的外賣體系和300萬名蜂鳥配送員也是吸引【阿里】的一個重要因素,【阿里】如果將【吃了麼】騎手團隊併入自己的配送體系中,就可以補足了其在同城物流中的缺陷,進而減少其在產業鏈中的成本,更好地打造新零售佈局。

所以從2016年以來,【阿里】在發現無法掌控【麗團】之後,就多次注資【吃了麼】,並逐漸獲得了控股權。

…………………………………………………………………………………………………………………………………………

張緒豪領導下的【吃了麼】在這次外賣大戰中無法取得預想中的結果,還損失慘重,這給了【阿里】發作的機會。

經過多次明面上的開會,爭吵,以及私下的交易後,【阿里】終於對張緒豪發出了最後通牒,打算以50億美金的估值,全盤收購【吃了麼】。

而在另一個時空,【阿里】給【吃了麼】的報價是95億美金。

現在是近乎縮水了一半。

原本張緒豪可以拿走85億元,現在就不到45億元了。

但就算如此,人家張緒豪也直接進入了財富自由的階段。

張緒豪在經過幾天的痛苦掙扎之後,也看開了,接受了這個結果。

這個結果,比另一個時空,早來了4個多月。

【飛俠外賣】扇動的翅膀造成的影響力,將會越來越大。

而之前投資【吃了麼】的各大機構,也能拿回之前的投資款,不至於打水漂了。

所以投資機構雖然不是很滿意,但是意見也就沒有那麼大了。

【阿里】併購了【吃了麼】後,先是對【吃了麼】進行改名,改名為【淘寶外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