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水務行業現狀(第2/2頁)
章節報錯
一直以來,外界對水務行業有頗多誤解之處。
華國水網曾經公佈過水務行業的平均毛利率為40%,引來民間的熱議,指責水務行業是【第一暴利行業】。
在2010年, 18家水務公司中,參與汙水處理投資運營的上市公司共14家,該項業務平均毛利率46.74%。涉足市政供水投資運營的公司共11家,該項業務平均毛利率34.56%。水務工程建設方面,有9家公司參與此類業務,平均毛利率38.59%。
這麼一看的話,好像水務行業真是一個暴利行業。
但實際上,高毛利率不等於高利潤率。【平均40%以上的毛利率】其實是一個大大的“水泡”。
水務公司是重資產行業,財務成本很高,折舊更高,僅以毛利率評判其整體利潤水平是不科學的。
以一個百萬人口的城市計算,按目前的水價,自來水公司一年的營業收入大約7000萬~8000萬元,其中毛利大概在3000萬元,如此計算自來水公司的毛利率接近50%是沒有問題的。
但折舊、貸款利息等成本也接近4000萬元,這樣一算公司就會虧損。毛利率計算方式並沒有把財務成本和管網前期投資計算進去,而這塊卻是供水中最大的成本。
供水成本中很大一部分是投資再建造的成本,包括管網老化修繕、新建廠區和設施的資金等。
自1998年後,城市供水行業管網等設施的投資都來自水務公司,政府的投資基本上為零。
這意味著水務公司在投資建設這一塊的成本會非常重。
其實從1995年開始,國內自來水公司便開始全行業虧損。
華國水網的統計顯示,在2009年2月,全國自來水生產行業毛利率整體為17.75%,但同期利潤率為9.15%,淨資產收益率為0.6373%。
這說明水務行業是一個無利可圖,甚至會嚴重虧損的行業。
造成水務企業虧損的主要原因是不斷高漲的供水成本。作為供水成本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幾年水資源費的提高以及原材料、電價、人工等直接成本的上升是導致供水成本提升的根本原因。
其中,由於缺乏有效的成本約束,因管理不善造成的管網漏失、水管單位人員超編、成本分攤不合理、盲目建設等原因導致的不合理成本,也是水務企業虧損的一大原因。
直到去年——2016年,水務企業的虧損都是一種常態。
根據中商產業研究院透過水務行業監測的資料顯示,截止2016年12月底,華國水務行業規模以上企業數量達到1620家,與11月相比數量一致。
12月,行業虧損面有所下降,但虧損企業依舊達到364家,與上月相比減少14家,規模以上企業虧損比例達到22.47%,較上月下降0.86個百分點。
整個2016年,水務行業虧損總額59.7億元,同比增長2.1%。
追書神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