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水務行業現狀(第1/2頁)
章節報錯
其實何佑曼沒有跟一眾高管說的是,集團研製出來的汙水生物處理工藝,其真實成本可能還不到市面上其他處理工藝的百分之一。
畢竟汙水處理的很大費用就是運營費用和維修費用。
但【超群集團】在汙水生物處理工藝方面,更多的是借用了生物的神奇作用,其運營費用和維修費用是很低的,成本最大的可能還是這項工藝以及【點金桑】這種新型植物的智慧財產權費用。
但實際上嘛,這個智慧財產權費用,其實就是何佑曼的工資。
何佑曼有工資嗎?
好像有!
她身兼【超群集團】一個事業部總經理和首席生物技術研究官兩個職位,妥妥的高管,工資還真是挺高的。
只是,每月的工資打到她的賬戶上,也沒有見她花過。
……何佑曼之所以把汙水生物處理工藝的成本說高,其實也是吳思源怕嚇到一眾高管。
不過就算是傳統水處理工藝三分之一的成本,也足以讓一眾高管興奮了。
在【碧空生活垃圾處理工廠】裡再一次舉行高管會議,會議上,一眾高管完全同意吳思源提出來【深化環保產業鏈,全方面發展】的建議,決定徹底介入垃圾處理行業,不像之前那樣,只處理生活垃圾,這一次要擴充套件到汙水汙泥,工業垃圾等領域。
另外,為了徹底開發這套【生物處理工藝】的潛力,這次會議還決定擴大【生活垃圾處理工廠】的經營範圍,就不在侷限於【垃圾處理】,還要介入【收集清運】環節,也就是環衛承包,從源頭掌控【垃圾】這種資源的來源。
除此之外,經過【超群集團】這套獨有的【生物處理工藝】處理過的水質,只要再經過簡單處理,就可以達到飲用水的標準。
這一點不好好利用起來,那實在是太可惜了。
所以【超群集團】在這次會議之中,吳思源力排眾議,決定要進入城市水務行業。
本來汙水處理就是水務行業的其中一個重要領域,依託汙水處理業務,進而介入水務行業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高管們有不同意見,主要是因為水務行業並不是一個朝陽行業,因為其特殊性,還具有公益性質。
長期以來的成本倒掛,讓水務行業相關企業承擔不起,就算水漲價,也很難保持盈利狀態。
據悉,行業內有百分之七十的水務企業,是處於虧損狀態或者微利狀態。
十二五時期——(華國是以五年一個時間段來做國家的中短期規劃的,第一個【五年計劃】是19531957年,簡稱為【一五】,第二個五年計劃因為援助中斷胎死腹中,第三個五年計劃是1966年重新啟動為19661970年,以後的五年計劃都未中斷,為每一個年代十年中的前五年和後五年。其中,【一五】至【十五】稱“計劃“,【十一五】起改稱【規劃】。【十二五】規劃的起止時間:20112015年。)
華國的水務市場蓬勃發展,市場規模達到萬億之巨,但出乎意料的是,這非但沒有使水務企業的神話延續,相反,市場規模不斷縮小。
據e20研究院統計,十二五期間,外資企業市場份額從十一五期間的50%,跌落到到十二五末期的10%,至今難見覆蘇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