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我們就拿20元/斤的價格來計算。

同樣的時間養殖肉牛,吳思源這種用【安溪牛】雜交出來的肉牛,能多長肉300350千克,在不考慮其他條件的情況下,能多1200014000元的經濟效益。

十頭就是12萬14萬元,一百頭就是120萬140萬元。

更難得的是,這種雜交出來的肉牛,長得肉多,也不挑食,而且繼承了母代黃牛抗疾病強的優點。

綜合下來,可能比養殖西門塔爾牛的成本還要低。

更更誇張的是,這種用【安溪牛】配種出來的牛種,肉質還很不錯,切開出來的牛肉之間夾雜著白色脂肪,形成了美麗的大理石花紋,雖然沒有日本和牛的雪花紋路那麼漂亮,但也有自己的獨特的美感。

吃起來,也是細嫩多汁,說入口即化是誇張了,但也算得上是存齒留香。

這樣的牛肉,完全夠得上美國特選級牛肉的標準,就算是作為高階餐廳的高檔牛排的原材料,也是綽綽有餘了。

吳思源把這種雜交出來的牛種,以國為名,取名為【中國安溪牛】!

而另一邊,用【安紅牛】作為父本,中國黑花白奶牛作為母本,也透過雜交培育出一種新的奶牛。

體型比作為母本的中國黑花白奶牛要大,比【安紅牛】要小上一些,體色是黑白紅三色一體。

這種奶牛,吳思源給它取名為【三彩奶牛】,牧場的員工有時候又會簡稱它們為【彩牛】。

作為奶牛,跟肉牛不一樣,一年半的時候進行配種,九個月後下崽開始產奶,最快也要兩年多一點的時間。

雖然透過目測,這種雜交出來的奶牛生長速度繼承了父本的優點,不過最快也要兩年左右的時間,才能完成配種下崽,然後產奶。

而目前,才過去一年的時間。

一年的時間,肉牛可以出欄,但是奶牛還得繼續養殖。

不過,雖然還無法看出這種雜交奶牛的產奶量,不過牧場的工作人員都對其很有信心,這種信心來自於他們在這行業的多年浸淫而形成了一種直覺,一種看到奶牛模樣心中對它的產奶量就有一種模模糊糊估計的直覺。

而這種直覺往往都很準。

產奶量還無法確定,但有些東西卻是一目瞭然的。

中國的黑花白奶牛,或者說全世界的奶牛,都是耐寒不耐旱的家畜。

這主要由於其本身之生物學特點所決定。

奶牛以粗飼料為主,不僅日糧中粗纖維含量高,而且採食量大,熱增耗也大,增加了散熱負荷;奶牛是復胃動物,瘤胃中的伺料發酵不僅產生甲烷,亦產熱;奶牛的產奶量目前一般達2050千克/日,合成乳增加的產熱量相當大,1頭日泌乳20千克的母牛,比干乳牛的熱量高50%。

所謂產量愈高,產熱愈多就是這個道理。

這種雜交出來的【三彩奶牛】當然無法改變這一點。

但是它卻能比其他品種的奶牛,更加耐旱,保守估計,最起碼高上三十個百分點。

這意味著,這種【三彩奶牛】放到悶熱的南方進行養殖的話,在通風散熱系統的支出上,可以減少很多的成本費用。

追書神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