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冷配(第1/2頁)
章節報錯
公牛、母牛繁殖方式主要有三種。
第一種就是自然交配,它是一種較為常見的配種方式,讓母牛公牛自主交配即可,是不需要為母牛進行發情鑑定的,不過無法做好生殖道疾病的預防工作。
第二種是人工輔助交配。當公母牛的體型差距過大的時候,公牛無法正常與母牛配種時,那麼這個時候就需要人工來輔助公母牛進行配種。
至於第三種方式,也是如今國際社會的主流配種方式——冷配。
母牛採用冷凍**進行人工授精就被稱為【冷配】!
牛冷凍**人工授精是養牛繁殖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優秀種公牛的利用率。
應用冷凍**輸精比自然交配可以提高配種率100~200倍。
1次所採得的**可以製成200400個輸精劑量。
自然交配的效率太低了,而且類似吳思源【神農角空間】裡面的所有【安溪公牛】、【安紅公牛】,都不一定能讓這些多步入成熟期的母牛完成配種工作。
雖然【安溪牛】、【安紅牛】已經在【神農角空間】裡面,各自形成了上千頭的族群,分散在兩千五百畝的土地上,吃著充滿靈氣的牧草,過的日子叫一個舒心。
但吳思源是不可能將所有的牛種拿出來的。
目標太大了,吳思源沒辦法解釋來源。
但是這兩種牛種,吳思源從【神農角空間】裡面各拿出二三十頭公牛母牛,說是在野外找到的,這是勉強說得過去的。
這幾十頭牛,就是吳思源打算用來做配種用。
永源畜牧業發展有限公司已經招募了大量專業的技術人員。
在牛種進入牛舍之後,他們就用他們的專業技術,給這些種牛【取精】。
然後採用人工授精的方式,對已經進入發情期的母牛,進行人工配種。
一連忙活了數個月時間,他們終於完成了近兩萬頭牛的配種工作。
因為吳思源有【探測術】這門技能在,一些患有生殖疾病的母牛,或者體質較差的母牛,就已經被他淘汰掉,留下來的母牛都是很健康的。
最後母牛的受胎率也很理想,達到了95%!
910個月之後。
【安溪牛】和中國本土良種黃牛配種後成功生下了八千六百多頭牛犢,初生重38.5kg、體高85cm、體斜長71cm、胸圍83cm,毛色成黃褐色。
它的生長速度很快,半年左右的時間,體重就普遍達到了450480千克。
雖然沒有【安溪牛】那麼誇張,【安溪牛】養殖半年的體重可以達到580千克,足足重100千克,也就是200斤。
但也比現在國際肉牛主流西門塔爾牛要厲害多了。
西門塔爾牛養殖10個月到12個月,體重才能普遍達到500550千克。
而【安溪牛】養殖一年的話,體重都達到了1200千克。
這種用【安溪牛】雜交出來的新牛種,養殖了一年,體重平均達到了850千克,超過同期的西門塔爾牛300350千克。
此時全國牛肉的平均價格在19.83元/斤,上海、廣州等地的牛肉價格更高,超過了21元/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