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增產比例(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個年代,野生的羊草一畝產量甚至都不到200公斤。
吳思源這裡種植了200畝,那麼一共收穫的牧場總量就是64000公斤。
這批牧草不僅產量高,而且適口性非常好。
牧場裡的馬匹都喜愛吃,多長膘!
之前就說過,敕勒川牧場是一個軍馬場,它是承當著養馬的政治任務的。
吳思源這批種植出來的牧草質量那麼好,不用他說,其他的牧民就有學有樣地拿了吳思源這個基地生產出來的羊草種子拿去種植在屬於他們的牧區上。
吳思源也不在意,之前欠下的人情,總是要還的。
而且,這些在外界開花結果出來的種子,比一般的羊草,益植效果只提升了百分之二十而已。
因為離開了【神農角空間】之外,這些經過最佳化的種子,每代效果都會減弱5%!
現在還有百分之二十的益植效果,等再經過繁殖幾代,就會減弱很多了。
不過,羊草是一種多年生的牧草植物,種下之後,有近十年的採割期。
到時候吳思源再換初代的羊草種子出來種植就是了!
1964年夏,整個敕勒川牧場只有十分之一的草原換上了吳思源的新品種。
等到了1965年,則是攀升到了三分之一。雖然這次種植的很多土地,是益植效果只有百分之十五的【神農角空間】三代羊草種子,只有少部分是從吳思源那個羊草種植基地裡拿出來的,益植效果百分之二十的【神農角空間】二代羊草種子。
而到了1966年,整個敕勒川牧場五分之三的草地上種上了吳思源的【神農角空間】羊草種子。
整個牧場的牧草產量得以暴增!
1964年的時候,牧場只是在原有的基礎上增產了兩個百分點。
到了1965年,牧場的牧草產量,則是在最先的基礎上,增產了接近4個百分點。
而到了1966年的時候,牧場的牧草產量,增產超過了六個百分點。
看起來,增長的比例的確不是很多,沒有理論狀態下,百分之二十五,百分之二十的增長比例那麼誇張。
那是因為半野生種植情況下,在肥料難以保證到位,畝產量增長比例才這麼低。
但就算如此百分之二,百分之四,百分之六,乘以十幾萬畝,幾十萬畝地的基數之後,結果就大有不同了。
那幾年,馬兒一個個長得粗壯有力。
新生的馬駒也是充滿了活力,少有夭折!
每年軍隊下發的養馬任務,敕勒川牧場都能很好地完成。
敕勒川牧場場部的工作人員,也多處獲得軍隊的表揚!
可以說,敕勒川牧場的人走到哪裡,都是抬頭挺胸的!
敕勒川牧場的牧民實在,他們知道誰是貢獻最大的人。
每次看到吳思源,都是衝著他豎起了大拇指,讚道,“到底是文化人,就是不一樣!”
“放了那麼多馬,種了那麼多年草,第一次發現草還能這樣種!”
“厲害呀,老許!”
“……”
在那幾年,沒有人再稱呼他為“老右”,所有人好像忘記了這一回事,吳思源在牧場的生活可以說是如魚得水啊!
直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