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淡季 (第2/2頁)
章節報錯
而且,他看得很明白,目前公司旗下的五家水果店,其實態勢還是不錯的,雖然開業的時間都不是很長,但得益於水果品質的穩定和甜美,已經有了不錯的顧客口碑,可以說,在市場上,也有了自己的一點小名氣。
前段時間,甚至有一個客戶打電話到了公司,詢問是否可以加盟【神農果園】。
蘇世賢請示了吳思源。
吳思源考慮了一下,還是讓蘇世賢委婉拒絕了。
誠然,開放加盟的話,公司能收一筆加盟費,管理費,以及水果鋪貨費用。
吳思源也能進一步提升自己的影響力,收割更多的影響力光芒。
但是,如果有加盟店商家貪小便宜,嫌棄公司進貨貴,而私自在外面批發市場進貨,這樣的話,就會出現水果品質不好控制,客戶買到爛果壞果的可能,進而影響到【神農果園】這個招牌。
這個是吳思源不能容許的。
當初發展壯大到一定程度的【千果園】也曾經開放過加盟。
但在後來,【千果園】還是將這些加盟店經營權一一收回。
原因無他,加盟店不好控制水果品質,總會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私自在外面進貨水果。
這其中就會有很大的品牌風險。
因為消費者在【千果園】體驗不好的話,那麼他會連帶著對整個【千果園】體系都感覺不好,而不是單單那家門店!
同理,【神農果園】也是一樣。
吳思源可不想【神農果園】辛辛苦苦積攢下來的一點點好名聲,就這樣被輕易敗壞掉了。
回到公司的經營情況上來。
公司目前的虧損看起來很嚴重,但其實,一個主要原因是進入水果銷售淡季,趕上春節假期,人員回流。
另一個問題是門店的數量還不夠多。
水晶1號冷庫使用率還不到一半,最起碼還能輻射5家以上的門店。
只有五家門店的【陽城神農果業有限公司】是虧損的。
但擁有十家,十五家門店的【陽城神農果業有限公司】就會是盈利的。
很多成本都是固定的。
門店越多,成本也就會被平攤得更少。
綜合起來,就會產生盈利。
當然,這是建立在新開門店依舊有盈餘的狀態,如果門店不但不能收支平衡,反而還會虧損,那麼別說盈利了,可能吳思源就真的要虧到姥姥家了。
別說四百五十萬了,就算是四千五百萬,都不一定夠虧的。
不過,吳思源擁有那麼粗的金手指,【偵測靈光】可以幫他降低水果損耗,保持水果品質穩定,【神農角空間】可以不斷種植出大批次的高品質水果,不算他本人的人工的話,這些水果幾乎是不用錢的。
如果吳思源這樣都會虧到做不下去,那吳思源就不知道誰能在這一行業發展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