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眾們,巴掌都拍紅了,嗓子都喊啞了。

當然,還有笑得太多,變得有些僵硬的臉。

但這些不重要。

重要的是,今晚實在是太好玩了。

太值當了。

一次返場,少說也得三五分鐘。

十次返場,那就是半個多小時。

時間上算,跟多聽一段大活差不多。

其實不然。

返場的活,都是精品。

幾句鋪墊,直接就是包袱。

你要不笑,他這返場就算是失敗了。

哪怕就是唱,也挑拿手的,能展現自個兒手藝的小段來唱。

沒有什麼前戲,直接來幹(注:一聲)的。

這能不過癮嗎?

當然,再怎麼不捨,也沒辦法。

《大實話》還是出來了。

熟悉的觀眾都知道,這就是結束的訊號。

最終,觀眾們紛紛帶著一臉滿足的離場。

有同伴而來的,一邊走,還一邊討論剛才的包袱,結果話說一半,自己倒先忍不住樂了。

這就是相聲藝術的魅力所在!

進場時,不管你的心情是喜是悲,是傷心,是難過。

但你走的時候,我一定得讓你開心的走。

呃,這個走,不是那個走。

做不到這一點,那就是我手藝不行,我不是一個合格的相聲藝人!

觀眾們直管樂呵就完了,但同行們不是。

他們直接被德芸社的招式給打蒙了。

腦子裡,一直懵懵地在數著數字。

一次、兩次、三次……八次、九次、十次。

十次呀。

整整十次。

我的天吶!

相聲門傳承一百多年,誰幹過這麼瘋狂的事兒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