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旦多了,就總會出現些莫名其妙的貨色。

好在《音樂國》的擁躉無數,觀眾的構成不是以小學生為主,同樣彈幕並非時刻只關注自家、一點風吹草動都能撕半天的飯圈,將林炫與韓試強行比高下的節奏並沒能帶起來。

觀眾的心態大多是懶得理會:好好的聽歌不香麼,鬧什麼么蛾子。

兩人的合唱結束,韓試走下了舞臺,林炫扶了下耳麥人卻沒動,很快伴奏重新開始響起。

字幕與撒寧的背景音幾乎同步出現:《御龍銘千古》。

一首不是特別被大眾所熟知的歌,有的網友差點以為是林炫的新曲。

可按照節目的設定,嘉賓上臺大致都會演唱一首自己的成名代表作,以及一首符合當期主題的改編曲目,並與發起人韓試進行一次合唱,只有韓試才會在完成指定任務的環節拿出新鮮的原創作品。

立刻就有熱心的網友在彈幕中科普,《御龍銘千古》是林炫剛發不久的專輯中的一首歌,一個角色遊戲量身定做的音樂,挺熱血大氣的華夏風。

【長纓一字花半袖

沾衣含淚醉釵頭

蓮燻三葉暗波愁

花自飄零水自流

烈火旌旗一映滄波三千里

回頭顧曲天下英雄復更名】

曲風是很鏗鏘,尤其是在林炫抑揚頓挫、沉鬱豪邁的演唱下,一下子如有金戈鐵馬之聲、迴腸蕩氣之慨。

只是平心而論,有了《煙花易冷》珠玉在前,觀眾們再聽《御龍銘千古》就總覺得差了幾分意思。

整首歌的旋律沒有《煙花易冷》一氣呵成的流暢度,甚至有一絲的凝滯感,聽一遍很難在印象中留下完整的觀感。

同時意境的整體性也差了一籌,每一拍的過渡銜接都沒有《煙花易冷》的自然完美。

《御龍銘千古》的歌詞,犯了很多偏古風類歌曲的通病,就是忽略了行文的基礎邏輯,不時有詞藻意象的堆砌乃至生造,似是而非。

就跟寫詩詞一樣,蹩腳的詩人總是刻意挑一些看上去典雅高階的辭句,真正的詩詞大家卻是信手拈來,俚詞俗語無一不可入詩,卻不會讓人感到半分突兀,只覺得水到渠成。

不過瑕不掩瑜。

或者說正是《御龍銘千古》的些許不足,讓觀眾對林炫精湛的唱功有了越發直觀的感受。

林炫火力全開,以極強的現場演唱功力與不露痕跡的真假音轉換技巧,讓觀眾們明白了什麼叫“live天王”、“美聲歌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