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的話還沒有說完,朱濂溪便已經猜出了她的意圖。

他嘴角勾起一抹嘲諷的笑容,卻偏偏讓人看起來,感覺不到絲毫嘲諷的意味,只以為他也是在為能得到這樣的機會而高興呢。

朱濂溪做出一副洗耳恭聽的樣子,從善如流的問道:

“什麼機會?”

皇后想起自家父兄所遭遇的那些個鬧心的事兒,臉上的喜色很快消散了去,哀聲嘆氣道:

“也不知是誰給了那些賤民勇氣,居然膽敢做出民告官這等大逆不道之事來,害的你外公與兩個小舅舅陷入牢獄之災,本宮便想著,現下大臣們都極其反對裴梟然去送糧,不如趁機向陛下提議,讓你兩個小舅舅戴罪立功,主動請纓接下這送糧之擔,以減輕他們的罪過。若是放在平時,怕是無人會同意,可如果是這個時候提出,大臣們想必會很樂意支援你的兩個小舅舅。”

皇后的算盤打的極好。

詹克莊三父子犯的都是重罪,若是赤宣帝這次選的是旁人,大臣們肯定不會自找麻煩推薦兩個重罪之人前去送糧。

畢竟這事兒剛發生不久,聖上還正在氣頭上呢,誰敢在這個時候在聖上面前為那兩個罪人說好話?又不是嫌命太長。

但偏偏,赤宣帝選的是個不足十歲的小屁孩。

一個不足十歲的小屁孩,與兩個雖然有罪在身,可卻曾任過三品將軍的大男人相比,大臣們自然更樂意選擇後者。

皇后怎麼想都覺得這事兒能成,便殷殷的道:

“這事兒並不難辦,只需在你父皇面前一提,到時候必然會得到很多人的支援,只是……你父皇最近怕是不想見到我,本宮便只能將此事拜託於你了。”

這事兒倒真是不難辦,只需動動嘴皮子就能成。

可是,朱濂溪並不想為她辦。

朱濂溪心裡清楚,只要他開口,那些大臣必然會全都站在他這一邊,支援他那兩個小舅舅去送糧的。

如果父皇真的迫於群臣的壓力,不得不同意下來,那,詹家說不定便有了東山再起的機會。

詹家是支援他的力量之一,這麼做對他的確有很大的好處。

但……

如果送糧去的是裴梟然呢?

雖然裴梟然目前還不是他的什麼人,但是,他知道,他們早晚會結成夫妻的。

而且,比起詹家這個外祖家,裴梟然待他,顯然要更加真心實意的多。

詹皇后背地裡都做過什麼,他可清楚的很,當年詹皇后誕下她自己的皇兒之後,他的寢宮裡便被人搜出了一隻渾身扎滿了長針,還寫著父皇名諱的小人。

父皇得知訊息之後,大怒,然後奪去了他的太子之位,詹皇后也與他的關係愈發疏遠。

當時,他的那位外公,以及兩個小舅舅,可沒有為他說過半句話。

呵,結果呢?

結果,詹皇后生的那個皇兒,沒過多久,便夭折了。

痛失愛子的詹皇后不得已,又對他殷勤了起來,因為沒有兒子、無法為皇家開枝散葉的皇后,是不會在後位上坐太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