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5章 拔沙俄堡(第2/3頁)
章節報錯
一路東進,從三十年代到如今,用了將近二十年時間,他們把貝加爾湖以西給控制,建立了尹爾庫茨克。
布里亞特人退守到湖東。
原布里亞特部東面,是蒙古的茂明安部,這是成吉思汗大弟合撒兒的一部份後裔,但在後金時代,便已經歸附後金南下漠南了。
本來貝加爾湖一帶,其實也不是什麼好地方,極北苦寒之地,是混不好的才呆在這,但凡有點機會,都會南遷。
每次草原大動盪,部落間都會有很大變動,於是有些北邊的部落就會趁機南下。
就比如當年達廷汗設六萬戶,喀爾喀本有十二部,七部在西五部在東,後來東邊五部就一路南下,不留在漠北,跑到西遼河一帶去了,那邊可是風吹草低見年羊的好地方。
留在漠北的喀爾喀七部,漸演變成如今的外喀爾喀三大部,他們大抵就是佔據漠北草原,對於北面的森林地帶,沒什麼想法。
早年也都是一直追著衛拉特往西打,把他們趕到阿勒泰以西去,對於北邊山林實在沒興趣。
也正是因此,這給了沙俄人機會。
他們在廣闊的西伯利亞,沿著那些大河小河到處跑,憑藉著火槍、火炮的威力,對付那些拿著弓箭的小土著部落,搶掠、徵稅,一路搶一路東進,最後進入貝加爾湖一帶。
布里亞特人雖然說蒙古話,早被蒙古代了,但仍然習慣林中生活,
萬曆三十四年,俄國人便侵入巴拉賓草原,此後數十年間,從塔拉地區到額爾齊斯河、葉尼塞河流域,沙俄人一次次的蠶食鯨吞,在各處要害建立城堡,並不斷派出使團到蒙古各部遊說,企圖勸說他們歸順俄國,同時還四處收集蒙古各部及明朝的情報。萬曆四十七年,俄國人建立了葉尼塞斯克,崇禎元年,又建立克拉斯諾亞爾斯克,此後兩個入侵方向,向南,還有向東。
南向的衛拉特蒙古和喀爾喀蒙古,各部人口眾多,對沙俄也懷有很強敵意,雙方多次衝突,沙俄人並沒佔到多少便宜,南下意圖受阻便轉向東面。
在崇禎十一年,沙俄建立雅庫茨克督軍府,克薩克征服勒拿河周邊大片地區,又在貝加爾湖西面建立尹爾庫茨克,在湖四面建立堡塞,與布里亞特蒙古各部衝突不斷。
從崇禎四年開始激烈衝突,打的難分難解,打到現在還沒結束。
歷史上,這場戰爭打了二十五年,最終布里亞特蒙古各部被沙俄人的槍炮征服,但也有一些人選擇反抗到底,打不過就南遷歸附喀爾喀,還有一些選擇向黑龍江的清軍投附,最後被賜名巴爾虎人,編入八旗,置於呼倫貝爾地區。
漠北喀爾喀三汗,他們北邊都是直抵森林地帶,所以都跟布里亞特算鄰居,只是喀爾喀人跟布里亞特蒙古人並不親近。
他們只是不許沙俄進入喀爾喀漠北草原,至於在貝加爾湖一帶跟布里亞特人的戰爭,他們卻是不管的。
原來在布里亞特東面,也就是大興安山以東的石勒喀、鄂嫩河流域,往東直到額爾古納河,南接喀爾喀車臣汗的領地,這一片地區,原先是茂明安部在遊牧的,只是後來他們歸附後金南遷去了更好的草原,這裡便空虛了。
布里亞特曾算是瓦剌分支,在瓦剌被趕到漠西后,布里亞特人也依然信奉著原始薩滿教,這跟喀爾喀信奉藏傳佛教格魯派區別很大。
而在貝加湖爾周邊的也不全是布里亞特人,比如沙俄在湖東建立的巴爾古錫穆和屯,在巴爾古津山脈、古爾古津河一帶生活的就是巴爾虎人,也叫拔野古,那是早在隋唐時代就存在的古老部落。
巴兒虎是最勇勐的戰士之一,一直為蒙古東征西討,也因此到現在巴八虎部落人散落在漠北、漠西、漠南各部之中,連女真人那裡都有,留在老家的反倒是不多,結果現在沙俄在他們那裡建立據點,自由而勇勐的巴兒虎人已經跟沙俄人打了十來年了。
”現在沙俄人在貝加爾湖一帶到處建據點,四處劫掠,布里亞特蒙古也是蒙古人,朕為蒙古大汗,各部共主,亦是大明天子,豈能坐視?“
”朕將留下三千名精銳御營戰士,並拔給火銃大炮彈藥等,喀爾喀三汗,三都護府下三十六都督府,每都督府出兵二百,總共漢蒙一萬零二百人,“
朱以海的手指落在了地圖上貝加爾湖的東南,那是色愣格河畔,沙俄已經在那裡有了臨時據點,雖還沒建成永久堡柵,但已經在他們的計劃上,他們計劃征服湖東南色愣格河的布里亞特人後,便徵召他們協助修建色愣格斯克城,做為控制此地的中心據點,甚至做為南侵喀爾喀,以及黑龍江上游鄂嫩河的大本營。
色愣格河注入貝加爾湖東南,其上游東源哈拉河便發源於土謝圖汗的汗庭庫倫的汗山,其上游西源依德爾河,源於札薩克汗的汗庭杭愛山下。
色愣格河在漠北是非常重要的一條大河,其支流眾多,聯通東西,最後匯入貝加爾湖。
”設鎮北行營,以次輔王之仁留下,掛鎮北大將軍印,統領此一萬漢蒙精銳,先沿色愣格河掃平沙俄入侵者,拔去其據點,將入侵者統統殲滅,解救安撫布里亞特蒙古。“
朱以海以討伐沙俄入侵者為名,提出要設立一個鎮北行營,派出次輔來掛帥統兵。
打下色愣格河,在原布里亞特部首領所在的烏德河與色愣河交匯的烏德柏興,建立大明邊防要塞,駐軍屯兵,同時設立驛路、貿易市鎮。
”先收取烏德柏興,再收復北面巴爾古津,解救巴兒虎部,設巴爾虎城,屯兵駐防。
然後再把貝加爾湖西南的安加拉河與額爾溝河、庫達河交匯的尹爾庫茨克拿下,建立柏兒海城,駐兵屯守,設驛站、邊市。“
為了讓喀爾喀三汗願意出兵,朱以海也拿出了些好處,比如等擊敗沙俄,收回這些地方後,把貝加爾湖東西的布里亞特、巴虎兒等部也設立都督府,由三汗代管,以後各部向三汗進貢繳稅等。
他直接提出,以後把布里亞特分成東西兩部,達虎兒編一部,各設兩都督府,其中東布里亞特部遷到大興安山以東的鄂嫩河石勒喀河一帶,東抵額爾古納河,由車臣汗代管。
西布里亞特人則居住在貝爾湖以西,安加拉河、勒拿河上游地區,都劃給他們,由扎薩克圖汗代管。
而巴爾虎部,居於貝加爾湖以東,至大興安山(雅布洛諾夫山脈)之地,由土謝圖汗代管。